
- 作 者:陈永志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1009856X
- 标注页数:214 页
- PDF页数:22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0 ≥21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一、前言:诗人郭沫若 1
二、诗歌的试作时期 9
(一)四川求学期间的旧诗 10
(二)留学日本初期的旧诗 16
(三)新诗的尝试 22
三、创建新诗时期(一):《女神》及同时期的佚诗 27
(一)民主思想 29
(二)科学精神 32
(三)社会主义倾向 45
(四)人生哲学 48
(五)文学渊源 53
四、创建新诗时期(二):在探索中前进的歌吟 69
(一)概述 69
(二)在苦闷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 71
(三)前进的足迹 76
(四)变动中的艺术追求 88
五、建设无产阶级革命诗歌时期 97
(一)《恢复》 98
(二)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的呐喊 111
(三)新中国的礼赞 127
六、艺术的魅力从何而来 艺术的光彩为何暗淡 143
(一)表现内在灵魂与描写表面现象 143
(二)主题的持久性与暂时性 146
(三)“自己的哲学”与凡俗之见 150
(四)“生气灌注的整体” 153
(五)创作激情的有无浓淡 159
(六)创作个性与题材的接近与疏离 168
七、美学追求的得与失 171
八、历史意义 183
(一)继承和发展民族诗歌的传统 183
(二)开辟五四新诗走向世界的新时期 195
(三)推进五四新文学的发展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