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徐中玉,郭豫适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61724683
- 标注页数:513 页
- PDF页数:52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21 ≥51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研究史笔谈◆ 1
我和《文心雕龙》 杨明照 1
古文论专书研究断想 卢盛江 17
诗性传统的断裂 李建中 25
清理式的研究与建设性的研究 ——关于本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初步思考 胡海 34
◆诗学宏观◆ 49
有关思维方式民族特色的思考——倚重“象”与运用线条的双绝 涂光社 49
审美诗文论的两大样式及其历史命运 余虹 66
从音乐格调到语言声律——中国诗格律化的逻辑 王守雪 79
中国审美感应理论之嬗变:孕育期与萌芽期 郁沅郝文杰 88
从兴到意境 石海光 100
古诗平淡美的理论和实践 周远斌 123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意关系新论 朱志荣 136
中国古典诗学批评中的杜甫论 胡建次 149
◆六朝文论研究◆ 159
《典论论文》二题 傅刚 159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与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 林衡勋 163
陆机研究综述 姜剑云 181
沈约的文学理论 【日】井上一之 201
《史通》与《文心雕龙》相关性之考辨 汪春泓 212
论刘勰的文学史观 胡大雷 226
《文心雕龙》的本原意识与本体论探索 张晧 240
“论”文与“品”诗 ——刘勰和钟嵘文论言说方式之异 董玲 251
感物:由言志转向缘情的契机 蒋寅 269
魏晋六朝的文本文心观念及其关系 袁峰 283
均衡与倾斜——六朝文质论试析 王力坚 294
◆明清及近代文论研究◆ 308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与叶燮的文学思想 詹福瑞 308
论王孟在明代诗学中的沉浮 陈文新 314
明清小说戏曲批评中的“奇”与“幻”及“真” 钟明奇 327
渔洋诗学神韵说之意境论与风格论 徐江 334
谢启昆论诗诗研究 吴中胜 350
船山诗学“象外”论述要 陶水平 361
唐宋诗之争:陈衍诗学的近代转义 胡晓明 382
论黄世仲的传记小说理论和他的传记小说创作 周伟民 398
对《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的再评价 张康庄 410
马一浮的诗学思想疏解 秦蓁 422
歌诗之“类”与“六义”次第 俞志慧 439
情感的发现——试论先秦两汉的情性论与古代文论的发端 蔡钟翔 453
中唐儒商精神的复兴与文学思想的革新 陈书录 468
朱熹《诗经》解释方法初探 张旭曙 485
也释“乱后玄都失故基”——遗山诗论辨微之六 陈长义 497
论诗绝句四十首 周策纵 504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年会在河北大学召开 508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人员名单 510
编后记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