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  下
  • 作 者:日慧法师著
  • 出 版 社: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1236106
  • 标注页数:722 页
  • PDF页数:35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2 ≥7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二 中观宗 379

甲、立宗——性相·释名·差别 379

乙、宗见 388

乙一、因上见 388

子、境 388

子一、此宗的共许 388

子二、自续二派的共许和不共许 390

第一项 自续二派的共许 390

第二项 自续二派的不共许 393

一、顺经部行派所说义 394

二、顺瑜伽行派所说义 402

子三、应成派的不共许 404

第一项 安立二谛的特法 404

一、不自立宗义 405

二、二谛的建立 411

(一)总说二谛 411

1.二谛的所依 411

2.二谛的建立 416

1.世俗谛的含义 426

(二)别说世俗谛之安立 426

2.安立世俗谛之理 430

3.不许正倒世俗之理 434

(三)别说胜义谛的安立 442

1.释胜义谛的名义 442

2.胜义谛之理趣 443

(四)结说二谛 450

第二项 特述空性的差别 452

一、总释空义 453

二、别释十六空 460

三、别释四空 497

四、结语 503

第三项 余不共见 504

一、破执持业功能的阿赖耶识——并论灭是有事及依以安立三世之理 506

二、破自证分 513

三、不许用自续因引生敌论者真实义见 515

四、如许内识亦应许外境 533

五、许二乘人亦能通达法无自性 538

六、立法我执为烦恼障 554

丑一、自续二派之许 571

丑、有境 571

丑二、应成派之许 572

第一项 补特伽罗有境 572

第二项 心有境 574

乙二、道上见及果上见 586

子、随瑜伽行自续派的道果见 586

子一、道上见 586

第一项 道所缘 586

第二项 道所断 588

第三项 道自性 589

子二、果上见 590

第一项 对二乘的看法 590

第二项 对大乘的看法 592

第一目 异生地 592

第二目 圣者地 595

一、见道 596

二、修道 601

三、菩萨断除所断之法 605

(一)见所断 605

(二)修所断 606

四、无学道 610

丑、随经部行自续派之道果见 614

寅、应成派的道果见 618

寅一、道上见 618

第一项 道所缘 618

第二项 道所断 622

第三项 道自性 624

寅二、果上见 631

第一项 对二乘的看法 631

一、总释无我观 636

第二项 对大乘的看法 636

二、特述补特伽罗无我观 637

三、断障次第 643

第三项 对成佛和佛果的看法 646

第四项 成佛时限 651

第五项 佛身观 653

丙、乘建立 663

第三章 结论 666

附 录 678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纲要 678

重校贡噶四部宗义略说(原名四部宗见) 710

购买PDF格式(1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