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
  • 作 者:金太军,赵晖等著(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218047602
  • 标注页数:341 页
  • PDF页数:36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1 ≥34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导论 1 1

1 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

1.1 研究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大意义 2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概念 8 1

2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建构原则 9 1

2.1 几种代表性看法 9 1

2.2 新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建构原则 13 1

3.1 联邦分权制 50 2

3.2 联邦集权制 55 2

3.3 单一分权模式 61 2

3 单一制、联邦制与集权、分权的组合 49 2

3.4 单一集权模式 64 2

4 国家结构与集权分权的比较分析 68 2

4.1 西方国家结构与集权与分权发展趋向 68 2

4.2 我国国家结构与集权分权探析 72 2

2 集权与分权的一般模型 25 2

2.3 均权主义 42 2

2.2 分权主义 33 2

2.1 集权主义 25 2

1.2 联邦制与单一制 23 2

1.1 单一制与复合制 22 2

1 国家结构形式的一般分类 22 2

.国家结构与集权分权 21 2

2 中央与地方关系历史考察的启示 92 3

2.1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不能走极端 93 3

1.3 新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 89 3

2.2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该相互平衡 100 3

1 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考察 80 3

1.1 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 80 3

.中央/地方制度结构与国家兴衰 79 3

1.2 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 85 3

2.1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概况 128 4

3.2 中央政府与特别行政区是一种新型的领 4

3.1 特别行政区是单一制国家结构中的特殊形式 134 4

3 中央与港澳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关系 134 4

2.2 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分析 129 4

2.3 中央与民族自治区政府的关系 131 4

2 中央与各民族自治区政府的关系 127 4

1.3 中央与一般省级地方政府关系的调谐 114 4

1.2 一般省级地方政府组织结构 113 4

1.1 一般省级地方政府建制沿革 111 4

1 中央与一般省级地方政府的关系 111 4

.中央与省级政府间的关系 109 4

导与服从关系 137 5

.党政关系与中央/地方关系 143 5

1 执政党/中央/地方权力一体化权能结构 144 5

1.1 执政党/中央/地方权力一体化权能结构的静态分析 145 5

1.2 执政党/中央/地方权能一体化权能结构的动态分析 147 5

2 执政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权能结构变迁 152 5

2.1 坚持党的领导 153 5

2.2 改善党的领导:构建执政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权能结构的法律框架 154 5

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的调整 181 6

3 中央与地方产权关系探析 190 6

2.1 改革开放以前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 176 6

3.1 改革开放前的政企关系 191 6

3.2 体制变革以来政企关系的变化 193 6

.中央与地方多维关系分析 161 6

1.2 体制变革时期中央与地方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 170 6

1.1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模式及其发展变化 164 6

1 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探析 163 6

2 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探析 176 6

3.2 职能定位模糊不清 226 7

5.1 政治体制:缺少有效的调控手段 244 7

5 体制视角:体制摩擦与规范缺失 243 7

4.3 把握变迁过程的利益均衡 241 7

4.2 制度变迁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238 7

4.1 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交替使用 236 7

4 制度视角:制度变迁与利益博弈 235 7

3.4 职能特征不尽相同 232 7

3.3 职能配置缺乏规范 229 7

5.2 法律体制:非制度化与非规范化 246 7

3 职能视角:政府职能难以真正转变 224 7

2.3 纵向权力关系与横向权力关系矛盾突出 222 7

2.2 权力关系与职能关系难以统一 218 7

2.1 权力收放多次反复 216 7

2 权力视角:集权与分权失衡 215 7

1.2 体制变革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困境表现 208 7

1.1 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成效 206 7

1 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成效与困境 206 7

.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困境解读 205 7

3.1 职能角色发生冲突 224 7

2.1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区域市场化进程的互动 263 8

3.2 中央与地方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277 8

3.1 目标:中央与地方现代化 274 8

3 市场主导下的中央/地方关系制度变迁 273 8

2.2 “公用地困境”及对策分析 268 8

1.2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变迁 256 8

1.1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地方关系的特征 255 8

1 计划经济与中央政府主导下的中央/地方关系制度变迁 254 8

.经济转型与我国中央/地方关系制度变迁 251 8

2 双轨制与地方政府推进下的中央/地方关系制度变迁 260 8

2.1 第一分权 304 9

3.3 中央/地方财政制度变迁目标及路径 331 9

3.2 中央/地方财政制度变迁的利益博弈分析 326 9

3.1 中央/地方财政制度变迁 322 9

3 中央与地方财政制度变迁及利益博弈探析 320 9

2.3 第三分权 314 9

2.2 第二分权 307 9

1.3 高度集权与过度分权的逻辑缺陷分析 293 9

2 中央/地方/产权结构变迁 303 9

1.4 建立双向依赖的中央/地方均权结构 299 9

1.2 集权论与地方政府“恶假设” 289 9

1.1 分权论与地方政府“善假设” 287 9

1 集权与分权的“政府假设”与逻辑变迁 286 9

.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经济分析 285 9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