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新中国十七年文学  1949-1966
  • 作 者: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 出 版 社:喀什: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7314659
  • 标注页数:249 页
  • PDF页数:16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61 ≥24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新时代的到来 1

“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转型 1

《时间开始了》 12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 19

《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 26

二、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 32

民间文化形态与农村题材创作 32

周立波与《山乡巨变》 41

赵树理与《锻炼锻炼》 49

《李双双》 66

三、再现战争的艺术画卷 74

战争文化规范与小说创作 74

《红日》 87

《林海雪原》 94

《百合花》 101

四、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 112

确立现代历史叙事模式 112

《三家巷》 125

《茶馆》 131

《红豆》 137

五、新的社会矛盾的探索 144

“双百方针”前后的文艺界思想冲突 144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160

《望星空》 168

《又一名哥伦布》和《有赠》 174

六、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181

历史题材创作的繁荣 181

《关汉卿》 193

《陶渊明写》 198

《十五贯》与《况钟的笔》 207

七、多民族文学的民间精神 212

进入汉语世界的多民族文学 212

《阿诗玛》 225

《正红旗下》 235

《划手周鹿之歌》 241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