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何家弘主编;刘品新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854608
- 标注页数:575 页
- PDF页数:58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84 ≥57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卷首白话 3
证据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何家弘 3
目录 3
前沿聚焦 9
论证据运用一般性规则及其概率运用 宋世杰 9
论证据的充分性 李长城 36
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与证据的审查判断——从几起死刑错案谈起 陈殿福 46
论电子证据的特点及其对审查判断的影响 张方 张云泉 70
论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 聂昭伟 91
卧底侦查所取得证据之证据能力探讨 吴景钦 105
网上对话 129
网络犯罪司法实务中的证明难题 刘品新 庞仕平 129
再论刑事证明观的更新 卞建林 147
专论大观 147
证据是证据形式与证据内容的统一——以刑事证据为视角 徐静村 161
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与证据制度的完善 李浩 178
论正在构建的我国司法鉴定新体制的结构特点与形成依据——对“统一管理的多元化鉴定体制”的多层面分析 邹明理 206
论证据法调整范式的转换 高家伟 219
证据法学理论基础:争议焦点及评述 宋英辉 雷小政 225
刑事证据制度完善的基本理念 杨迎泽 李麒 243
法定证据种类划分问题研究 刘玫 刘中欣 251
论交叉询问规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立法建构 刘仲一 264
对主证、主证据、主要证据、直接证据的辨析 范祥 283
学术沙龙 295
证据法三人谈(五) 卞建林 汪建成 何家弘(文字整理:王佳) 295
再谈民事诉讼中的推定 肖建华 309
刑事与民事证明责任问题之比较研究 夏良田 329
环境侵权诉讼举证责任研究 谢伟 344
博士殿堂 355
物质可分性原理的评介 李学军 张吉林 赵欣 355
特免权制度的中国命运——基于历史文本的考察 吴丹红 369
专家证人制度述评——兼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 程翔 393
科技平台 417
电话监听法律问题研究 仕平 417
计算机经济犯罪案件的取证对策研究 邹涛 433
指纹同一认定标准研究 彭霄 452
实证研究 467
寿光证据开示试点模式的理论阐释 陈卫东 467
试论刑事证据的检察监督 张少林 481
疑案会诊 497
第八卷反馈:“专家会诊意见”不应在证人证言与鉴定结论之间来回游荡 刘建华 497
本卷论题:在贪污案件中如何证明犯罪嫌疑人具有侵吞公款的故意 李奇 501
外法评介 507
刑事诉讼致力于事实真相么——一个德国人的视角 托马斯·魏特根著 吴宏耀译 507
意大利证据展示制度探析 孙维萍 524
法国刑事诉讼证人作证制度研究 施鹏鹏 535
卷末絮语 555
精益求精,止于至善——记恩师徐立根教授并贺80寿辰 何家弘 555
招聘启事 564
《证据学论坛》第十一、十二卷征稿启事 569
英文目录 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