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东方美学简史pdf电子书下载 > 哲学宗教
东方美学简史
  • 作 者:邱紫华,王文戈著(华中师范大学文法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40149885
  • 标注页数:345 页
  • PDF页数:35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54 ≥34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编 古埃及的美学思想 17

前言 埃及的历史与文化概况 17

第一章 古埃及的审美意识 19

第一节 由原始思维生发出来的审美思维 19

第二节 原始思维特征在古埃及审美和艺术中的表现 22

第三节 埃及人生活和艺术及宗教中的审美观念 25

第二章 埃及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 32

第一节 建筑艺术的“永恒”理念 32

第二节 金字塔的美学意蕴 33

第三节 埃及王陵所追求的形式美 36

第四节 埃及神庙的美学特征 39

第三章 埃及艺术(Art)的历史分期 42

第一节 埃及艺术的历史分期 42

第二节 埃及史前的艺术创造和美学特征 43

第四章 埃及浮雕和壁画艺术的美学特征 47

第一节 埃及浮雕和绘画的创作法则 47

第二节 埃及浮雕和绘画的内容与风格的变迁 51

第五章 埃及雕塑的美学特征 55

第一节 埃及雕塑的不变法则 55

第二节 埃及雕塑的历史展示 57

第二编 苏美尔—阿卡德、古巴比伦、赫梯、亚述的美学思想 65

前言 古代中近东历史与文化概况 65

第一节 苏美尔文化概况 68

第一章 古代苏美尔的美学思想 68

第二节 苏美尔人的审美观念 69

第三节 苏美尔—阿卡德时代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 74

第二章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诸民族的美学思想 79

第一节 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哲学美学解读 79

第二节 赫梯、亚述和新巴比伦的美学思想 83

第三编 希伯来、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民族的美学思想 91

第一章 希伯来民族的美学思想 91

第一节 希伯来历史与文化概况 91

第二节 “罪感”的宗教和哲学 93

第三节 希伯来民族精神的特点 97

第四节 《圣经·旧约》中的崇高观 101

第五节 《圣经·旧约》中的美学思想 105

第六节 希伯来民族悲剧精神的独特显现 109

第二章 古代波斯民族的美学思想 114

第一节 古代波斯历史与文化概况 114

第二节 《阿维斯塔》二元对立的原型意象的美学阐释 117

第三节 古代波斯的建筑艺术 120

第四节 中世纪波斯诗歌的美学特征 122

第五节 中世纪波斯文学中的悲剧意识 131

第三章 阿拉伯伊斯兰宗教哲学和美学思想 140

第一节 阿拉伯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概况 140

第二节 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环境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141

第三节 阿拉伯民族的美学思想 143

第一节 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 155

前言 印度的历史与文化概况 155

第四编 印度美学思想 155

第二节 多样化统一的文化结构 157

第三节 千年不变的农业村社文化 162

第一章 吠陀时期的美学思想 167

第一节 前期吠陀经典中的宗教哲学和美学思想 167

第二节 后期吠陀经典《梵书》、《森林书》的宗教哲学思想 172

第三节 《奥义书》的宗教哲学思想 174

第二章 《奥义书》的美学思想 182

第一节 《奥义书》的思维特征 182

第二节 《奥义书》中美的两个层面 183

第三节 《奥义书》中的美论和美的形态论 185

第三章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美学思想 188

第一节 《薄伽梵歌》和《摩奴法论》中的哲学思想 191

第二节 两大史诗中的“达磨”思想对审美思想的影响 195

第三节 两大史诗中的诗学观念 199

第四节 两大史诗的悲剧观念 205

第四章 印度佛教美学思想 214

第一节 佛教美学的哲学基础 215

第二节 佛教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及范畴 218

第三节 佛教美学思想中美的层次和美的形态 221

第四节 佛教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思维的暗合与重叠 225

第五节 佛教文学的审美特征 228

第六节 佛教艺术的美学特征 239

第五章 印度古典主义美学思想 247

第一节 古典主义美学范畴体系 247

第二节 古典主义“情味”美学理论 259

第三节 古典主义美学的“韵”论 262

第六章 泰戈尔的美学思想 265

第一节 泰戈尔的宗教哲学思想 266

第二节 泰戈尔的美学思想 269

第五编 日本美学思想 277

前言 日本的历史与文化概况 277

第一章 日本文化思想的原点 279

第一节 森林与海洋文化是日本美学生成的土壤 279

第二节 神道教对审美思想的影响 281

第二章 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持续影响 285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影响 285

第二节 佛教思想的影响 288

第三节 中国审美文化对日本美学的影响 291

第三章 日本民族的思维特征和审美意识 299

第一节 日本民族的性格和思维特征 299

第二节 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 303

第三节 日本民族的悲剧精神和喜剧精神 307

第四节 日本民族的艺术美观 314

第四章 日本美学范畴 322

第一节 日本美学范畴的特点 322

第二节 自然美范畴的文化阐释 324

第三节 艺术美范畴的文化阐释 330

结束语 古代东方美学的现代启示 337

主要参考书目 341

后记 345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