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政治及其公共性  阿伦特政治伦理研究
  • 作 者:涂文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0484264
  • 标注页数:311 页
  • PDF页数:33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0 ≥31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公共性的政治伦理理解 1

导论 汉娜·阿伦特与政治哲学 1

第一章 公共性与公共领域的衰落 15

第一节 “公共性”概念历史溯源 16

一 西方“公共性”概念演变 17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 20

三 中西文化中“公共性”概念的异同 24

第二节 阿伦特的“公共性”概念 27

一 “公共性”与“私人性” 27

二 “公共性”的三个维度 30

第三节 失落的公共领域 35

一 公共领域存续的条件 35

二 公共领域衰落的过程 37

三 公共领域衰落的表征 40

第四节 对公/私二分法的批评与辩护 45

一 批评之一:不辩证的二分法 46

二 批判之二:男权原则的二分法 50

三 为阿伦特一辩 52

第二章 政治行动:政治公共性的本质 60

第一节 行动与人的条件 60

一 劳动和动物化的劳动者 61

二 工作和技艺者 63

三 政治行动和政治行动者 68

第二节 行动的结构特征 74

一 存在与显现一致 75

二 对不朽的期盼 77

三 行动之勇智思之勇 81

四 权力新释 83

五 政治自由 88

第三节 在比较视野中审视行动 93

一 古典时代的自由:阿伦特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主义 94

二 劳动与奴役:阿伦特与黑格尔、马克思 98

三 工具性的权力和交往性的权力:阿伦特、韦伯与哈贝马斯 103

四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阿伦特与自由主义 108

第三章 政治邪恶:政治公共性的瓦解 113

第一节 极权主义的产生 114

一 极权主义产生的三部曲 115

二 揭开《极权主义的起源》的历史学和方法论谜团 119

第二节 极权主义的运动法则 128

一 宣传:虚构与谎言的世界 129

二 组织:共同行动蜕变为秘密会社 134

三 意识形态与恐怖:极权主义统治的逻辑暴政 140

第三节 政治邪恶 148

一 根本的恶:人间的地狱形象 149

二 平庸的恶:邪恶的肤浅与无根形象 154

三 反思极权专制邪恶 162

第四节 思考与判断:抵制政治邪恶的屏障 167

一 扩展的思维方式 167

二 想象力的处理和反思的处理 171

三 共通感 174

第四章 由革命走向团结:政治公共性的复兴 182

第一节 革命:“无中生有”的奇迹 184

一 “开端”困境:从马基雅维里到西耶斯 185

二 以政治行动替代人民主权 192

三 政治体的存续 200

第二节 团结:从理论的遮蔽中产生? 211

一 团结、同情与怜悯 212

二 三种团结观 218

三 从精英到平等:迈向新的团结 225

第五章 大众社会:政治公共性的挑战与完善 230

第一节 大众文化:世界性的瓦解 231

一 大众文化的兴起 231

二 大众文化的审美主体:庸人 234

三 文化与政治 237

第二节 政治谎言:极权主义梦魇的泛滥 242

一 政治谎言的现代特点 243

二 谎言与行动 245

三 真理与政治 248

第三节 政治暴力 254

一 政治文化传统对暴力的迷思以及对暴力与权力的混淆 254

二 愤怒与理性化暴力的非理性 258

三 权力的合法性与暴力的正当性 260

四 民间暴力和官方暴力 263

第四节 公民不服从 265

一 良知拒绝与公民不服从 265

二 公民不服从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269

三 公民不服从的合法性 272

结语 公共性与现代性:结构性张力 278

参考文献 292

后记 310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