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特色取胜  建筑理论的探讨
  • 作 者:张钦楠著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11168917
  • 标注页数:199 页
  • PDF页数:20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8 ≥19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前言——我们输在哪里? 1

第一章 全球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建筑理论的发展过程 1

第一节 全球性建筑理论的建立——普适性和非普适性 2

第二节 民族性建筑理论的建立——印度和日本的例子 7

第三节 建筑地域性和场所感理论的建立——皮亚诺与西扎的作品 23

第四节 全球性和民族性及地域性建筑理论的关系 34

第二章 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从何而来 37

第一节 “建筑特色”从何而来 38

第二节 广义的“资源”概念 39

第三节 几个典型例子 45

第三章 什么是中国最主要的特色和最宝贵的传统 59

第一节 世界面临的困境——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60

第二节 中国特色之一:贫资源 63

第三节 中国特色之二:高文明 68

第四节 中国最宝贵的传统:用贫资源建造高文明 69

第四章 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几个突出问题及其实践意义 75

第一节 中国传统哲理思想对建筑的影响 76

第二节 论城市特色 96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环境观 108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建筑心理学和行为学 114

第五节 中国建筑的语言学与构筑学特征 124

第六节 非物质性的意境美学 137

第七节 中国建筑的性能和效益 152

第八节 中国的建筑实践方式 163

第五章 中国特色建筑理论体系构架的初步设想 193

第一节 中国传统建筑理论是“隐形”的 194

第二节 中国特色建筑理论体系构架的初步设想 195

后记 198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