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刑事案例研究与司法问题释疑
  • 作 者:龚培华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13040458
  • 标注页数:313 页
  • PDF页数:32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4 ≥31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案例部分 3

犯罪和刑事责任 3

明知道对方欲上门挑衅,并在自己家中实施伤害对方行为应如何定性 3

目录 3

搭车被“宰”,并在他人拿出手机时伤害他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7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10

情节犯未遂及其可罚性 10

对盗窃共犯能否按照各自参与程度区分既遂与未遂 14

窃得月饼券部分出售行为是犯罪未遂还是既遂 19

被害人反抗并提出“其他建议”后,行为人停止强奸的应如何定性 23

绑架他人后,感觉索财无望逃离现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中止 26

介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是否以“从犯”论处 30

共同犯罪 30

预谋盗窃后,一共犯当众携带刀具,并在盗窃过程中使用凶器致人死亡的是否超越共同故意范围 33

自首与立功 37

交代自己行贿事实,导致他人受贿被发现的是否成立立功 37

危害公共安全罪 39

公交车司机驾车时与乘客打斗造成事故的应如何定性 39

劳动安全设施质量是否属于工程质量 43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49

不具有国有公司、企业董事、经理身份的人能否成为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共犯 49

刑法实施以前,国有公司业务员失职被骗行为如何定性 54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构成条件应如何把握 58

为他人牟利是否属于刑法规定的“以牟利为目的” 64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72

以假充真侵占门票款项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72

金融诈骗罪 77

如何认定票据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77

侵犯知识产权罪 81

如何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基本构成要件 81

扰乱市场秩序罪 87

侵吞他人委托承运的货物应如何定性 87

非法印制药品外包装、说明书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91

以语言威胁他人高价购买商品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95

以招募演员之名迫使儿童行乞行为应如何定性 100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100

侵犯财产罪 104

偷看他人卡号和密码后伪造借记卡并使用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04

诱骗他人丢弃财物,并乘人不备拿走财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07

在他人盗取活期存折之后,伙同冒领存款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14

事先无盗窃共谋、事后帮助他人撬开所盗保险箱并分赃的应如何定性 122

伪造超市代币购物券骗购货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26

骗走车主后驾车逃逸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29

裱画时揭下真迹返还赝品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34

为索赔而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39

携带凶器实施抢夺后又使用凶器抗拒抓捕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42

以购物为名抢走商品的行为是诈骗还是抢夺 149

被遗放在相邻房间的财物是遗忘物还是遗留物 153

业主管理委员会是否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单位” 157

非法侵入他人股票账户进行恶意交易,造成他人股票损失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61

非法侵入并操作他人股票账户造成损失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64

扰乱公共秩序罪 168

非法侵入网络并实施破译、窃取、修改账号、密码的行为构成何罪 168

用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方法敲诈钱财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71

将尸体头颅割下的行为是否构成侮辱尸体罪 176

妨害司法罪 179

为非法持有毒品的犯罪人窝藏毒品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79

服刑罪犯获准探假时外逃的行为能否构成脱逃罪 183

骗取出境证件用于组织偷渡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86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186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191

为非法持有毒品的犯罪人转移毒品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91

贪污贿赂罪 194

国有公司经理通过私有公司经营相关业务,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194

骗取住房公积金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202

用公款为个人购买保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205

利用职务便利加价销售商品房,使关系公司获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209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让他人代替自己行贿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213

挪用非特定公物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217

将国有单位“账外小金库”资金私分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220

刑法意义上“国有资产”的范围应如何界定 225

以国有企业名义注册登记的经营资金借贷的企业性质应如何认定 245

渎职罪 249

索贿且不征应征税款的行为应定一罪还是数罪 249

海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共同走私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255

国有公司负责人是否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61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否应以被帮助人构成犯罪为前提 266

释疑部分 275

国务院批转有关部委规章的《通知》是否属于“国家规定” 275

入户抢劫中“户”的范围应当如何界定 277

对“混杂场所”或“前店后院”式的场所进行抢劫的能否认定为入户抢劫 279

在他人户内对第三人实施抢劫的行为能否认定为入户抢劫 280

“户”与“室”的区别标准是什么 281

如何界定“入户抢劫”中的“入户” 282

转化型入户抢劫的成立条件如何把握 284

改变罪名导致案件由公诉转为自诉的如何处理 288

判决生效后发现遗漏累犯情节的如何处理 290

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漏罪或再犯新罪的如何处理 292

已有生效民事判决能否再行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295

对“补正裁判文书失误用的刑事裁定书”能否提出上诉或申请再审救济 298

审判过程中部分共犯同案被告人又犯新罪的应如何处理 300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拘留期限如何计算 303

依法决定不起诉、撤案或者中止审理的案件,赃款、赃物应当如何处理 306

在审查起诉期间,对被不起诉人刑事赔偿案件的审理工作应否中止 309

对身份不明犯适用法律不当的生效裁判应如何处理 311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