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足疗与保健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足疗与保健
  • 作 者:佟乔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1221685
  • 标注页数:248 页
  • PDF页数:27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2 ≥24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足部按摩的基本知识 1

一、足部骨骼图 1

目录 1

二、足部按摩的起源与发展 3

三、足部按摩的基本原理 5

1.足部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 5

2.足部按摩能刺激神经反射 7

3.足部按摩能产生“内源性药物因子” 9

4.足部按摩能通经活络 10

5.足部按摩是生物全息原理在医学上的具体运用 13

四、足部按摩的优越性及特点 16

五、足部按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7

六、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 19

七、按摩后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 21

左脚底 23

1.肾上腺 23

第二章 人体脏器的解剖位置和功能与相对应的足部反射区位置及按摩和适应症 23

2.肾 25

3.输尿管 29

4.膀胱 30

5.前额 31

6.脑垂体 32

7.脑干 33

8.小脑 35

9.大脑 36

10.鼻 38

11.颈项 39

12.颈椎 39

13.三叉神经 40

14.甲状旁腺 41

15.甲状腺 42

16.眼 44

17.耳 45

18.斜方肌 46

19.肺及支气管 47

20.胸腺 49

21.心 50

22.脾 53

23.胃 54

24.胰脏 57

25.十二指肠 58

26.小肠 58

27.横结肠 60

28.降结肠 61

29.乙状结肠和直肠 61

30.肛门 62

31.生殖腺 63

32.腹腔神经丛 63

33.失眠敏感点 65

35.食道 66

34.急性水泻点 66

36.小腿 67

37.大腿 67

右脚底(与左脚底不同处) 68

38.肝 68

39.胆囊 70

40.盲肠及阑尾 71

42.升结肠 73

41.回盲瓣 73

脚内侧 74

43.胸椎 74

44.腰椎 81

45.骶、尾椎 82

46.臀部和坐骨神经 83

47.前列腺或子宫 83

48.尿道或阴道 85

49.髋关节 86

50.直肠及肛门 88

51.腹股沟 89

52.下肢神经效应点 90

脚外侧 90

53.卵巢、乳腺及睾丸 90

54.膝关节 91

55.肘、腕 92

56.大臂 93

57.肩 94

58.肩胛骨 95

59.下腹部 95

60.下肢神经效应点 96

脚背 97

61.上颌 97

62.下颌 97

64.喉与气管及食道 98

63.扁桃腺 98

65.胸部淋巴腺 99

66.内耳迷路 101

67.胸 102

68.膈(横膈膜) 103

69.肋骨 103

70.上身淋巴腺 104

71.下身淋巴腺 105

72.闪腰点 105

73.牙痛效应点 105

74.颈动脉效应点 106

75.坐骨神经 108

第三章 反射区归类 109

一、呼吸系统 109

二、消化系统 109

五、泌尿系统 110

六、运动系统 110

四、内分泌系统 110

三、心血管系统 110

七、神经系统 111

八、免疫系统 111

九、生殖系统 111

十、感觉系统 111

第四章 按摩手法 112

一、有痛诊断 116

第五章 足部诊断疾病 116

二、无痛诊断 119

三、如何书写病历 121

第六章 选取反射区的原则 123

第七章 常见病的病理、病因与治疗配方(区) 125

一、呼吸系统疾病 125

二、消化系统疾病 132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 142

四、内分泌系统疾病 148

五、泌尿系统疾病 152

六、运动系统疾病 154

七、神经系统疾病 164

八、免疫系统疾病 167

九、生殖系统疾病 169

十、感觉器官疾病 172

十一、其他病症 176

十二、少年和幼儿的保健 180

第八章 临床疗效病例 182

第九章 人体经络 192

一、十二正经 193

二、奇经八脉 211

三、十五络脉 220

四、常用保健穴 221

第十章 阴阳五行学说 235

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235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236

第十一章 “子午流注”简介 241

主要参考文献 24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