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 作 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13031·189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6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前言 1
第一章 喜马拉雅构造区 3
第一节 喜马拉雅构造演化历史 5
第二节 喜马拉雅东端及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地质构造特征 16
第三节 喜马拉雅构造岩相带的划分 21
第二章 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带 28
第一节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在中段的发育情况 29
第二节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侵位特征 31
第三节 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带的混杂沉积和外来岩块 34
第四节 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和侵位时期 38
第六节 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带的构造特征 39
第五节 雅鲁藏布江-印度河蛇绿岩带的变质作用 39
第七节 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带的演化历史 45
第三章 喜马拉雅运动阶段的划分和青藏高原的上升历史 48
第四章 藏北构造区 58
第一节 藏北区构造演化历史 58
第二节 藏北区构造特征 63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北部的几个构造区(带) 71
第一节 班公错-东巧-怒江超基性岩带 71
第二节 羌塘-青南-三江区 72
第三节 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构造区 76
第四节 昆仑构造区 77
第六章 青藏高原的形成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