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汾河流域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流变
  • 作 者:王临惠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0437994
  • 标注页数:278 页
  • PDF页数:29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1 ≥27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钱曾怡先生序 1

绪论 1

第一节 汾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及人文背景 1

1.汾河及其流域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建置 1

2.历史沿革和人文背景 2

第二节 汾河流域方言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4

1.汾河流域方言研究的历史 4

3.汾河流域方言的分区 6

2.汾河流域方言研究的现状 6

第三节 本文的选点标准及材料来源 9

1.选点标准 9

2.材料的来源 10

第一章 汾河流域方言的语音特点 12

第一节 语音概说 12

1.汾河流域方言语音内部的一致性 12

2.汾河流域方言语音内部的差异性 13

3.汾河流域方言的再分区 16

1.古全浊声母的读音 21

第二节 声母的特点 21

2.知系字声母的特点 24

3.精组、见晓组声母的分合 29

4.几种常见的文白异读现象 31

5.其他特点 33

第三节 韵母的特点 35

1.阴声韵的分合 35

2.阳声韵的分合及其韵尾的消变 42

3.入声韵的消变 48

1.调类的分合 55

第四节 声调的特点 55

2.连读变调的特点 57

3.舒声促化和促声舒化现象 60

第二章 汾河流域方言的语音演变 62

第一节 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演变 62

1.知庄章三组声母演变的原生层和变异层 62

2.知庄章三组声母演变的过程分析 67

3.关于pf、pf 、f的讨论 70

第二节 阳声韵及其相关问题 72

1.关于阴阳对转的讨论 72

2.阳声韵尾的消变次序 78

3.阳声韵归并的条件及其时间分析 82

第三节 -?尾探源 86

1.汾河流域方言的-?尾 86

2.从赣语、闽南方言中看-?尾的生成过程 87

3.-?尾生成的两种模式 92

4.关于-?尾产生时间的讨论 95

第四节 声调的演变及其条件 96

1.汾河流域方言声调分布的特点 96

2.声调分化的条件和过程 99

3.声调合并的条件和过程 101

第三章 汾河流域方言的文白异读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 104

第一节 汾河流域方言的文白异读 104

1.文读系统和白读系统 104

2.白读音和文读音的来源 106

第二节 文白异读的生成过程及消变原因 112

1.文白异读的生成过程 112

2.文读系统和白读系统的关系 115

1.崇、船、禅声母的文白异读 117

第三节 几种特殊的文白异读现象分析 117

2.合口一三等精组字的文白异读 121

3.洪洞、河津等方言见组开口二、三、四等字声母的文白异读 123

4.宕开三庄组、江开二知庄组韵母的转呼问题 125

第四章 汾河在方言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31

第一节 汾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方言的形成 131

1.汾河流域的自然条件 131

2.汾河流域方言的形成 132

1.汾河流域方言的中心泛化问题 138

第二节 汾河流域方言的区域联盟 138

2.区域联盟 140

第三节 汾河在方言语音演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141

1.汾河流域方言语音演变的具体模式 141

2.汾河在方言语音演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143

3.从汾河流域的方言看汉语方言分区的语言标准 146

第五章 汾河流域方言字音对照 151

第一节 声韵调对照表 151

第二节 字音对照 170

参考文献 271

后记 276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