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北魏孝文帝以后北朝官僚管理制度研究
  • 作 者:陶新华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6595732
  • 标注页数:370 页
  • PDF页数:37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8 ≥37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孝文帝以后北朝官僚的考课制度 7

第一节 孝文帝时期的考课制度建设及考课实践 7

1.考课制度建设 7

2.考课实践 12

第二节 宣武帝时的考课制度 18

1.景明格 18

2.正始格 27

3.永平格 39

4.延昌格 41

第三节 孝明帝时的考格 47

第四节 孝明帝以后的考课办法 51

第五节 正常考课的破坏因素 55

1.正始泛阶 55

2.通考 59

3.考簿的淆乱 63

4.停年格 66

第一节 中正制与定姓族 69

第二章 孝文帝以后官僚的入仕与晋升制度 69

第二节 定姓族与资荫制度的建立与实行 83

第三节 北魏后期官阶的使用与意义——兼论勋阶与官阶 101

1.官阶的使用 101

2.官阶的官资意义 105

3.从“班例”与“超阶”看官阶的意义 118

4.勋阶与官阶 131

一 对察举、特举和选举秩序的整顿 138

第四节 对选举制度的整顿 138

二 选举制度其他方面的改革 145

1.沙汰郎官 145

2.裁简散官队伍 146

3.勋簿管理制度的整顿——兼论北魏后期的伪官 149

第三章 北魏后期的地方官管理问题 160

第一节 从监察与考课看北朝地方政治的地位——附论汉、魏晋南朝地方考课的历史 160

1.北魏 160

2.北齐 183

3.西魏北周 189

4.隋朝 190

5.汉、魏晋南朝地方考课的历史 193

第二节 “停年格”与北魏后期地方官制——考课制度与选举制度结合之一例 203

1.停年格释义 204

2.停年格选举的对象 207

3.对有关停年格的几个疑问的解答 218

4.对停年格的评价 226

一 孝文帝迁洛后制度上严格清官与浊官之分 232

第四章 孝文帝以后北朝的清浊官问题和官吏分途问题——附论唐代以前官吏分途的历史 232

二 北魏的清浊官之分就是流内官与流外官之分 236

三 魏、齐、周、隋流外官分等的基本情况 238

四 王朝对流内官与流外官的政策异同 243

五 对北魏流外官构成情况及阶级来源的粗略推断 252

六 北魏流内官与流外官之分实际就是官与吏之分 255

七 唐代以前官吏分途的历史 257

第五章 地方军政官释证 269

第一节 地方军与地方都督 269

1.州郡城人与防城都督 270

2.单位都督诸州军事的最高领兵数与兵的构成 276

3.地方偏裨都督 282

第二节 征讨都督、大都督、行台 283

第三节 都将、别将、统军、军主、戍主、城主、防主 293

1.都将 293

2.别将 298

3.统军、都统 303

4.军主 309

5.戍主、城主、防主 313

第四节 军事监督官 323

1.监军 324

2.军司 326

3.军副 330

附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让官、让爵风气 332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让官、让爵蔚然成风 334

二 让官、让爵之风盛行的具体原因分析 344

三 让官、让爵之风盛行的政治文化背景 354

后记 369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