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袁国兴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218046185
- 标注页数:514 页
- PDF页数:52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22 ≥51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第一章 理论和理解的基础 1
一、两种科学 2
二、文学的位置 5
三、文学研究的分类与文学史 10
四、文学相关性及其场态特征 13
五、开放的文学与有限的文学史 20
第二章 新人文主义思潮及其文学话语导向 24
一、中国的新人文主义思潮 24
二、新人文主义思潮的话语导向 31
三、有用的文学:“在朝”与“在野”的不同选择 41
四、鸳鸯蝴蝶派与文学“趣味”的挪移 49
第三章 激进主义文化倾向和转型期的文类误读 62
一、以负面身份体现的开放氛围 62
二、新文学的言说策略 68
三、误读:挤出的文学创新空间 83
四、新典雅化的文学视野 98
第四章 鲁迅的小说创作和“鲁迅风小说”群 108
一、鲁迅的创作资源 108
二、鲁迅小说的“疏者化”叙事 118
三、鲁迅小说的“死亡”意蕴探询 125
四、鲁迅小说对文本“互文性”的利用 129
五、鲁迅小说的“小城镇”氛围 133
六、鲁迅小说对“可讲演”性的追求 141
七、不仅是“乡土”:鲁迅风小说群的涌现 146
八、鲁迅风小说群的意象特征 154
第五章 “创造”的个体意识与私人化写作空间 169
一、“创造”的言说平台 169
二、郭沫若的“革命”情绪与诗歌的个人化写作特性 179
三、郭沫若新诗的诗意偏转 188
四、历史与诗的交汇 195
五、“散文化”叙事的开创者 204
第六章 精神炼狱中的女性文学写作 219
一、女性、女性创作与女性文学 220
二、“少女情怀”和“病情叙事” 230
三、女性身份对爱情自由的理解 241
四、性别趣味的文学呈现 250
五、女性的智慧 255
第七章 弱势群体关注与左翼文学思潮 263
一、左翼文学思潮成因 264
二、左翼文学叙事时段的隐义发掘 269
三、“革命”文学的词语诠释 275
四、左翼叙事中的“领导”意识 280
五、革命与恋爱关系的现代演绎 285
六、讽刺的美学风范 294
七、社会学视角与宏大历史叙事 306
八、红色经典的民俗与风俗特性 318
第八章 自由主义倾向的文学 333
一、“新月”的升起 333
二、“边城”风情 348
三、光与影的诱惑 363
四、口语叙事的雕磨 378
五、舞台与幕布的意象发掘 409
六、稚拙的追求者 428
第九章 市民文化与通俗文学 443
一、通俗文学的生存空间 443
二、在传媒中崛起的现代通俗小说 451
三、戏剧的生存条件与京剧的文类特征 466
四、电影的诗性追求 483
参考文献 505
后记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