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明代王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哲学宗教
明代王学研究
  • 作 者:鲍世斌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6596569
  • 标注页数:318 页
  • PDF页数:33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6 ≥31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王学兴起的思想史背景 1

一 明代前期理学发展大势与文清之学 1

二 康斋之学的二重性 6

三 白沙之学与心学立场的确立 9

四 崇仁之学与王学的关系 11

第一章 王学的产生:王阳明的心学 16

第一节 王阳明思想的形成 18

第二节 从心即理到良知本体 23

一 心体的重建 24

(一)心即理 25

(二)四句理 30

二 作为本体的良知 34

(一)良知即天理之昭明灵觉 36

(二)良知是是非准则 38

(三)良知是谓圣 40

(四)良知与物无对和万物一体 41

第三节 从诚意格物到致良知 43

一 诚意格物 44

二 致良知 54

(一)致良知的两层涵义 54

(二)致良知说中的《大学》诸工夫条目 60

第四节 王门四句教与天泉证道 67

一 关于天泉证道的史料 69

二 四有说与四无说的论争 81

三 先天正心与后天诚意之分 86

第二章 王学的传播与分化 93

第一节 王学的传播 93

一 王阳明的讲学活动与阳明学派的形成 94

二 王门诸子的讲学与王学风行天下 100

三 王学的传播与政治 109

第二节 王学的分化 116

一 王学内部对王学分化的认识 118

二 近代以来学者对于王学分化的主要认识 122

三 本文对于王学分化及其流派划分的看法 129

第三章 良知异见:王门诸子分论 134

第一节 良知现成论 134

一 良知现成自在 138

二 尊身立本的淮南格物说 143

三 二王思想的意义 151

第二节 戒惧宗旨与良知即独知论 154

一 邹守益的戒惧说 156

(一)《学》、《庸》宗旨合一 156

(二)戒惧宗旨 158

二 欧阳德的良知即独知论 163

(一)良知即独知 163

(二)致其感应变化之知 167

第三节 归寂宗旨 170

一 归寂宗旨 172

二 罗洪先收摄保聚的主静说 178

第四章 王学的民间化与良知现成论的演进 188

第一节 王学的民间化 191

第二节 赤子良心:良知现成论的深化 203

一 颜钧的放心体仁之学 205

二 罗汝芳的赤子良心论 212

第三节 鱼馁肉烂:新名教与自然之辨 224

一 何心隐“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的社会理想 226

二 李贽的童心说 235

第五章 补偏救弊与意体的挺立 249

第一节 顾宪成、高攀龙对朱学与阳明学的调和 250

一 对王学流弊的批评 253

二 以朱学工夫彰显阳明学本体 259

(一)小心工夫 262

(二)格物知本工夫 264

(三)悟修并重 267

第二节 乘流弊而起的蕺山诚意之学 271

一 意本体的建立 276

二 诚意即慎独的工夫论 284

余论:王学的终结 293

参考文献 300

后记 316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