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民间宗教史 下pdf电子书下载 > 哲学宗教
中国民间宗教史  下
  • 作 者:马西沙,韩秉方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0444400
  • 标注页数:1085 页
  • PDF页数:55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26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51 ≥108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541

(下) 541

第十三章 林兆恩与三一教 541

一 林兆恩与三一教的倡立 541

二 集三教合一思想之大成——林兆恩宗教思想的特质 573

三 林兆恩倡导的道德及其社会理想 605

四 几点结论 628

第十四章 明清时代的圆顿教 643

一 圆顿教的初起——黄天教的支派 644

二 弓长所倡圆顿教与黄天教、东大乘教之关系 647

三 《龙华经》的十步内丹术 655

四 圆顿教在晋、陕的流播 660

五 陕、甘圆顿教的反清活动 666

第十五章 一炷香教:世俗化道教教派 679

一 董四海与一炷香教的创立传播 680

二 一炷香教的传播地区及组织特点 682

三 一炷香教的信仰风习与道教的关系 687

四 一炷香教与其他民间教派的融合 690

第十六章 八卦教(一)——一个世袭传教家族的兴衰 695

一 清代初年的历史环境与八卦教的创立 695

二 “内安九宫、外立八卦”的组织体系 704

三 教首刘姓家族的兴衰 708

四 震卦教、离卦教、坎卦教源流 724

五 八卦教的丹道思想 739

六 劫变观念与谶纬思想 751

一 清水教的组织与信仰 766

第十七章 八卦教(二)——清水教起义与“癸酉之变” 766

二 清水教起义的成因和经过 774

三 京南坎卦教与河南震卦教的崛起 783

四 “癸酉之变”:血染紫禁城 799

第十八章 一贯道的源流与变迁 815

一 关于一贯道源流的传说 815

二 一贯道渊源于罗祖大乘教 817

三 黄九祖与江西圆顿大乘教案 819

四 十祖吴紫祥与清档案中的吴子祥 824

五 清档案所载一贯道十一祖何若十二祖袁无欺史料 827

六 道光一朝青莲教的形成与演变 836

七 葛依元(刘仪顺)与刘汉忠在川、黔、鄂诸省的活动 847

八 清末一贯道创始人王觉一及其活动 858

第十九章 鸡足山大乘教 872

一 鸡足山大乘教的兴起 872

二 鸡足山大乘教教义思想 880

三 云南、贵州、四川大乘教案 885

四 鸡足山大乘教支派在各地的传播及其衰落 901

五 鸡足山大乘教对后世的影响 914

第二十章 廖帝聘与真空教 917

一 廖帝聘创立真空教 917

二 真空教的教义与修持 924

三 真空教的传播 930

第二十一章 收元教、混元教的传承与演变 937

一 关于混元与收元名目来由 937

二 雍正五年山西张进斗“白莲教案” 941

三 乾隆十八年冯进京、王会混元教案 943

四 张仁、胡二引进荣华会与收缘教案 948

五 乾隆中末叶豫、鄂两省收元教传承 954

六 乾隆四十年代豫、皖混元教传承 957

七 宋之清西天大乘教与刘松、刘之协三阳教 963

八 晋直豫楚的混元教、收元教与明末清初的闻香教 969

第二十二章 太谷学派与黄崖教 977

一 太谷学派的创立及其传承 977

二 太谷学派的思想与信仰 987

三 黄崖教与太谷学派的宗教倾向 997

第二十三章 刘门教与济幽救阳 1006

一 刘沅及刘氏家族 1007

二 刘沅著述及其心学体系 1012

三 刘沅的丹道思想 1017

四 刘门教传承与宗教活动 1024

参考书目 1034

索引 1036

后记 1084

购买PDF格式(26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