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范铁权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1004810X
- 标注页数:429 页
- PDF页数:43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9 ≥42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李喜所 1
绪论 1
一、论题缘起 1
目录 1
二、学术史的回顾 6
三、基本理路 14
第一章 中国科学的拓荒者——中国科学社 21
一、草创(1914.6~1915.10) 22
二、萌芽时期(1915~1918) 45
三、生长与成熟时期(1919~1937) 57
四、抗战中的曲折(1937~1945) 73
五、恢复时期(1946~1949) 79
六、历史使命的完成(1949~1960) 85
一、中国科学社的组合性质 91
第二章 中国科学社的性质与组织结构变迁 91
二、中国科学社内部结构变迁 96
三、中国科学社领导层的更迭 103
四、社员分析 124
第三章 中国科学社的科学宣传与普及 134
一、创办刊物,译著书籍 135
二、举办通俗科学演讲 153
三、创立科学图书馆,举办科学展览 160
第四章 科学体制化的探索 167
一、召开年会,促进学术交流 167
二、创立科学研究机构——生物研究所 178
三、审定科学名词,推进科学的规范化 190
四、设立科学奖金,奖励学术优异者 195
五、带动诸专门学会、中央研究院的成长 200
六、融入国际科学大家庭 203
七、小结 207
第五章 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教育 209
一、关注外人教育言论,参与教育讨论 209
二、改良教育的具体举措 216
三、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 221
第六章 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236
一、数学 236
二、物理学 244
三、化学 252
四、天文、气象学 257
五、地学 264
六、生物学 271
七、农学 279
八、工程技术 284
九、人文、社会科学 290
第七章 中国科学社的科学文化思想 295
一、中国科学社的科学观 295
二、中国科学社与“科玄论战” 313
三、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化”运动 329
四、中国科学社的和平建国思想 353
第八章 中国科学社发展的历史启示 367
一、挫折中求生存的创业史 367
二、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373
三、持久发展的成功经验 377
四、无法回避的历史教训 388
参考文献 394
附录一 中国科学社社章 402
附录二 中国科学社大事年表 409
后记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