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邓乔彬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515810X
- 标注页数:315 页
- PDF页数:32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3 ≥31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序…………………………………………………………徐中玉小引 1
一 人生与自然——诗画表现对象的分流 5
一、歌食歌事与图画天地 8
二、世间与佛界 18
三、立足人生与走向自然 23
二 儒学与道释——诗画思想基础的界定 39
一、儒家倡诗与道佛倡画 40
二、人道、人格与无情、无己 46
三、人间事业与林下风流 53
三 言志与畅神——诗画社会功能的演变 62
一、兴观群怨与存乎鉴戒 62
二、诗缘情而绮靡与益仁智之善性 71
三、情志合一与怡悦情性 77
四 实与虚——诗画主体风格的确立 92
一、诗人的冠冕与画家的表率 92
二、写实与写意 104
三、辞达而已与大象无形 119
五 有声画与无声诗——诗画美学特征的融合 133
一、有声画与无声诗的特定含义 136
二、诗的空间感与画的时间性 144
三、诗的收空于时与画的寓时于空 153
四、诗的空间假借与画的时间凝缩 162
六 言意之辨与形神之鉴——诗画形象营造的趋同 177
一、从得意忘言到析词尚简 177
二、不立文字与简约、含蓄 186
三、从重道轻物到气韵生动 201
四、以形写神与传神之道 213
七 诗情与画意——诗画艺术表现的互补 229
一、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 229
二、创造画意与表现诗情 248
八 南宗画与神韵诗——诗画后期创作的相通 267
一、禅宗向诗歌的渗透 268
二、南宗禅与南宗画 281
三、南宗画与神韵诗 298
后记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