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既判力理论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既判力理论研究
  • 作 者:邓辉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62027064
  • 标注页数:314 页
  • PDF页数:33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0 ≥31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既判力概论 1

一、既判力的概念 1

目录 1

二、既判力的根据 13

三、既判力制度的理论基础 19

四、既判力的本质 24

五、既判力制度的功能 44

六、既判力的效力 59

七、既判力理论的意义 66

一、既判力的构成要件 68

第二章 既判力的裁判形式 68

二、确定的终局判决具有既判力 72

三、中间判决不具有既判力 81

四、外国法院判决的既判力问题 83

五、裁定的既判力问题 86

六、法院调解的既判力问题 97

七、诉讼和解的既判力问题 102

八、决定、命令、通知的既判力问题 114

一、既判力范围的概述 117

第三章 既判力的范围 117

二、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118

三、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163

四、既判力的时间范围 196

第四章 既判力与诉讼标的 208

一、诉讼标的的概念 208

二、外国及地区关于诉讼标的理论的学说 220

三、法国法、英美法对诉讼标的相关问题的处理 242

四、诉讼标的的识别 244

五、确立我国诉讼标的理论的设想 249

六、诉讼标的理论对既判力制度的影响 263

第五章 既判力与民事再审程序改革 267

一、既判力理论对民事再审程序的制约 267

二、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主要弊端 274

三、外国民事再审程序简述 283

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出路 293

五、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改革的基本构思 299

附:主要参考书目 309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