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唐宋词史论pdf电子书下载 > 文学
唐宋词史论
  • 作 者:王兆鹏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02003084X
  • 标注页数:387 页
  • PDF页数:39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6 ≥38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3

上篇 史论 3

第一章 流变论 3

第一节 从代群分期看宋词的流变 3

一、分期回顾 3

二、代群分期 7

三、“两分法”的反思 50

第二节 从审美层次看唐宋词的流变 55

一、主人公的转换 57

二、情感的流程 64

三、空间场景的位移 71

第二章 定位论 81

第一节 宋代词人历史地位的定量分析 81

一、数据统计 81

二、数据分析 96

第二节 宋词繁荣昌盛的“量化”标志 104

一、词作倍增 104

二、词调大备 106

三、名家辈出 108

四、名作如林 109

第三节 从“和词”看“名词”的地位 113

一、“和词”与“名词”的关系 113

二、从“和词”看苏轼的“名词” 114

三、周邦彦、晏几道的追随者 120

第四节 从比较看唐宋词的“通俗文学”特性 121

一、功能的娱乐性 121

二、作者的业馀性 125

三、认同的矛盾性 128

四、题材的趋同性 131

第三章 范式论 134

第一节 论东坡范式 139

一、主体意识的强化 140

二、感事性的加强 145

三、力度美的高扬 149

四、音乐性的突破 153

第二节 从抒情范式看李清照词 155

一、李清照与苏学渊源 156

二、情感的自我化 157

三、情感的纪实性 162

四、审美理想的清丽化 164

第三节 宋代咏物词的三种范型 168

一、北宋前期咏物词的非我化 169

二、北宋中后期咏物词的情感化 172

三、南渡时期咏物词的个性化 178

一、望夫词 185

第一节 易安爱情词的特质 185

第四章 个性论 185

二、生死恋歌 188

第二节 稼轩词的特质 192

一、抒情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192

二、情感世界的独特性 202

三、审美境界的独特性 207

下篇 考据 215

第五章 词籍考 215

第一节 《兵要望江南》考 215

一、版本考 217

二、现存词作考 226

三、作者考辨 230

第二节 《花草粹编》考 234

第三节 《天机馀锦》考 247

一、《天机馀锦》发现始末 247

二、《天机馀锦》的文献著录情况及其成书年代问题 249

三、《天机馀锦》的内容及其价值简介 252

四、《天机馀锦》部分佚词及误题作者之词考 258

第四节 《乐府纪闻》考 270

第六章 词人考 313

第一节 王以宁生平事迹考 313

一、籍贯考 313

二、生卒年考 314

三、仕履考 315

第二节 两宋十六家词人生卒年小考 328

一、王居安 328

二、王赏 328

三、刘清之 329

四、沈邈 330

五、李好义 330

六、吴泳 331

七、吴镒 332

八、张镃 333

十、赵子崧 336

九、欧阳珣 336

十一、赵孟坚 337

十二、赵崇嶓 338

十三、董武子 338

十四、韩驹 339

十五、谢逸 340

十六、谢? 343

附录 345

论唐圭璋师的词学研究 345

忆唐圭璋师 375

后记 385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