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近海重金属污染元素监测与评价方法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近海重金属污染元素监测与评价方法
  • 作 者:暨卫东主编;贺青等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海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2792268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篇 近海重金属污染元素监测方法 3

第1部分 海水重金属监测 3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一般规定 3

4.1 样品采集 3

4.2 实验器皿、水、试剂 4

4.3 实验室常规设备 4

4.4 样品预处理 5

4.5 样品测试 5

5 分析方法 5

5.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

5.2 原子荧光光度法 17

5.3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同步测定铜、铅、锌、镉、铬和砷) 21

6 调查资料处理和汇编 26

6.1 调查资料处理 26

6.2 质量控制 26

6.3 资料验收 27

6.4 资料汇编 27

7 报告编写 28

7.1 航次报告 28

7.2 资料处理报告 30

8 海洋调查资料和成果归档 31

8.1 归档资料的主要内容 31

8.2 归档要求 3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样中甲基汞的测定(乙基化-气相色谱分离-冷原子荧光光谱法) 32

附录B(规范性附录)水样中四种形态砷的测定(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39

附录C(规范性附录)有机锡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44

附录D(资料性附录)记录表格式 48

表D.1.1.1 水样采样记录 48

表D.1.1.2 海水样品( )标准曲线数据记录(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9

表D.1.1.3 海水样品( )分析记录(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0

表D.1.1.4 海水样品( )标准曲线数据记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1

表D.1.1.5 海水样品( )分析记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2

表D.1.1.6 海水中( )分析标准工作曲线记录(原子荧光法) 53

表D.1.1.7 海水中( )分析记录(原子荧光法) 54

表D.1.1.8 海水样品( )标准曲线数据记录(ICP-MS连续测定法) 55

表D.1.1.9 海水样品中( )分析记录(ICP-MS法) 56

表D.1.1.10 水样中甲基汞分析记录 57

表D.1.1.11 海水样品中不同形态砷分析记录(LC-HG-AFS法) 58

表D.1.1.12 海水样品中有机锡分析记录 59

附录E (资料性附录)测定结果计算用表 60

表E.1.1.1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1997) 60

表E.1.1.2 20℃时容积为1.0000L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在不同温度时的质量(m20) 61

附录F(资料性附录)调查资料封面格式 62

第2部分 沉积物重金属监测 64

1 范围 6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4

3 术语和定义 64

4 一般规定 64

4.1 样品采集 64

4.2 样品贮存与运输 65

4.3 实验器皿、水和试剂 65

4.4 样品测试 65

4.5 实验室常规设备 66

5 分析方法 66

5.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66

5.2 原子荧光光度法 77

5.3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连续测定铜、铅、锌、镉、铬和砷) 82

6 调查资料处理和汇编 87

6.1 调查资料处理 87

6.2 质量控制 87

6.3 资料验收 88

6.4 资料汇编 88

7 报告编写 89

7.1 航次报告 89

7.2 资料处理报告 90

8 资料和成果归档 91

8.1 归档资料的主要内容 91

8.2 归档要求 92

附录A(规范性附录)沉积物中甲基汞的测定(乙基化-气相色谱分离-原子荧光光谱法) 93

附录B(规范性附录)沉积物中四种形态砷的测定(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100

附录C(规范性附录)有机锡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106

附录D(资料性附录)记录表格式 110

表D.1.2.1 沉积物采样记录 110

表D.1.2.2 沉积物样品( )标准曲线数据记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1

表D.1.2.3 沉积物样品( )分析记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2

表D.1.2.4 沉积物样品( )标准曲线数据记录(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3

表D.1.2.5 沉积物样品( )分析记录(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4

表D.1.2.6 沉积物样品( )标准曲线数据记录(原子荧光法) 115

表D.1.2.7 沉积物样品( )分析记录(原子荧光法) 116

表D.1.2.8 沉积物样品汞分析记录(测汞仪法) 117

表D.1.2.9 沉积物样品( )标准曲线数据记录(ICP-MS连续测定法) 118

表D.1.2.10 沉积物样品中( )分析记录(ICP-MS法) 119

表D.1.2.11 沉积物中甲基汞分析记录 120

表D.1.2.12 沉积物样品中不同形态砷分析记录(LC-HG-AFS法) 121

表D.1.2.13 沉积物样中有机锡分析记录 122

附录E(资料性附录)测定结果计算用表 123

E.1.2.1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123

附录F(资料性附录)调查资料封面格式 124

第3部分 生物体中重金属监测 126

1 范围 12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6

3 术语和定义 126

4 一般规定 127

4.1 样品采集 127

4.2 样品贮存与运输 127

4.3 实验器皿、超纯水和试剂 127

4.4 样品测试 128

4.5 实验室常规设备 128

5 分析方法 128

5.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28

5.2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方法 140

5.3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连续测定铜、铅、锌、镉、铬和砷) 145

6 资料处理和汇编 150

6.1 调查资料处理 150

6.2 质量控制 150

6.3 资料验收 150

6.4 资料汇编 151

7 报告编写 152

7.1 航次报告 152

7.2 资料处理报告 153

8 资料和成果归档 154

8.1 归档资料的主要内容 154

8.2 归档要求 154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生物样中甲基汞的测定(乙基化-气相色谱分离-原子荧光光谱法) 155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生物样中四种形态砷的测定(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161

附录C(规范性附录)有机锡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167

附录D(资料性附录)记录表格式 171

表D.1.3.1 生物样品____分析记录表(分光光度法) 171

表D.1.3.2 生物体样品( )标准曲线数据记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72

表D.1.3.3 生物体样品( )分析记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73

表D.1.3.4 生物体样品( )标准曲线数据记录(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74

表D.1.3.5 生物体样品( )分析记录(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75

表D.1.3.6 生物体样品(汞、砷)标准曲线数据记录(原子荧光法) 176

表D.1.3.7 海洋生物体中汞、砷分析记录表(原子荧光法) 177

表D.1.3.8 生物样品( )标准曲线数据记录(ICP-MS连续测定法) 178

表D.1.3.9 生物体样品中____分析记录(ICP-MS法) 179

表D.1.3.10生物体样品汞分析记录(测汞仪法) 180

表D.1.3.11 生物样中甲基汞分析记录 181

表D.1.3.12 生物样中不同形态砷分析记录 182

表D.1.3.13 生物样中有机锡分析记录 183

附录E(资料性附录)调查资料封面格式 184

第二篇 近海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189

第1部分 近海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189

1 范围 189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89

3 术语和定义 189

4 监测方案设计 191

4.1 监测站位布设 191

4.2 监测频率与时间 191

4.3 样品采集 191

4.4 评价项目 192

5 质量控制与保证 194

6 海洋环境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194

6.1 海水中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194

6.2 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196

6.3 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197

6.4 海洋甲基汞和三丁基锡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199

7 监测资料处理和汇编 200

7.1 监测资料处理 200

7.2 质量控制 200

8 近海重金属监测报告内容与格式 200

8.1 文本规格 200

8.2 封面格式 200

8.3 封里内容 200

8.4 近海重金属监测与评价报告章节内容 200

9 资料和成果归档 201

9.1 归档资料的主要内容 201

9.2 归档要求 201

参考文献 202

第2部分 近海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203

1 范围 20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03

3 术语 203

4 生态风险评价项目 204

5 生态风险评价流程 204

5.1 问题提出 204

5.2 风险分析 204

5.3 风险表征 204

5.4 形成报告 205

6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205

6.1 物种分组和数据处理 206

6.2 SSD曲线拟合 206

6.3 HC5计算 207

6.4 PAF计算 207

6.5 联合生态风险 208

7 评价标准 208

7.1 单个站位单种重金属生态风险 209

7.2 单个站位多种重金属生态风险 209

7.3 多个站位多种重金属生态风险 209

参考文献 210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