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盛泓洁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0212615
- 标注页数:181 页
- PDF页数:19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4 ≥18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出版说明 1
前言 1
第一编 竹荪 1
一、生物学特性 1
(一)形态特征 1
目录 1
(二)生长史 3
(三)生长发育条件 3
(一)菌种分离与培养 6
二、栽培技术 6
(二)扩大生产 9
三、病虫害防治 20
(一)杂菌防治 20
(二)虫害防治 21
四、产品加工利用技术 21
(一)竹荪的干制和分级包装 21
(二)竹荪的经济价值 23
(一)形态特征 24
一、生物学特性 24
第二编 猴头 24
(二)生长史 25
(三)生长发育条件 25
二、栽培技术 29
(一)菌种分离与培养 29
(二)扩大生产 30
(三)液体深层培养及其产品 36
(二)杂菌污染的防治 37
(一)杂菌污染的原因 37
三、病虫害防治 37
(三)畸形猴头的症状和致病原因 38
四、产品加工利用技术 39
(一)盐水猴头加工法 39
(二)猴头罐头加工方法 39
(三)猴头补酒的生产 40
第三编 金针菇 42
一、生物学特性 42
(一)形态特征 42
(二)生长史 43
(三)生长发育条件 44
二、栽培技术 46
(一)菌种分离与培养 46
(二)扩大生产 46
(三)深层培养 49
三、病虫害防治 50
(一)金针菇易感染菌及其防治 50
(二)金针菇细菌性褐斑病的防治 51
(二)金针菇罐头 52
四、产品加工利用技术 52
(一)金针菇脱水干燥法 52
(三)金针菇精制作方法 53
(四)五香金针菇干 53
(五)香甜益智菇干 54
(六)油浸金针菇 54
(七)药膳——金针菇春卷 54
一、生物学特性 55
(一)形态特征 55
第四编 香菇 55
(二)生长史 56
(三)生长发育条件 57
二、栽培技术 59
(一)菌种分离与培养 59
(二)扩大生产 60
(三)深层培养 64
(一)香菇菌袋上链孢霉污染防治 65
(二)香菇绿色木霉污染防治 65
三、病虫害防治 65
四、产品加工利用技术 66
(一)香菇罐头加工方法 66
(二)香菇酒酿造法 67
(三)香菇露生产工艺 68
(四)香菇汽水制作方法 68
(五)速溶香菇冲剂的加工 69
(六)香菇茶的制作 70
(七)香菇酱油制作技术 70
(八)香菇调味汁的制作 70
(十)香菇方便汤料的制作 71
(九)香菇鲜味汁的制作 71
(十一)香菇肉松的生产工艺 72
(十二)香菇油的制作 73
(十三)香菇药膳 73
(十四)香菇方剂 74
(一)形态特征 75
(二)生长史 75
一、生物学特性 75
第五编 灵芝 75
(三)生长发育条件 76
二、栽培技术 80
(一)菌种分离与培养 80
(二)扩大生产 82
(三)灵芝深层培养 85
(四)复方灵芝深层培养 87
三、产品加工利用技术 96
(一)灵芝猴头膏 97
(二)灵芝速溶茶 98
(三)灵芝药膳 99
(四)灵芝方剂 100
第六编 冬虫夏草 101
一、生物学特性 101
二、栽培技术 102
(一)传统培养方法 102
(二)深层培养 103
三、产品加工利用技术 104
(一)冬虫夏草的价值 104
(二)冬虫夏草药膳 105
(一)形态特征 108
第七编 蜜环菌 108
一、生物学特性 108
(二)生长史 110
(三)生长发育条件 112
(四)菌丝体的适应性抵抗力 113
二、栽培技术 114
(一)菌种分离与培养 114
(二)扩大生产 120
(三)蜜环菌的利用 122
第八编 蜜环菌伴栽天麻 123
一、生物学特性 124
(一)形态特征 124
(二)天麻的营养类型及蜜环菌的关系 127
(三)天麻的生长习性 127
二、栽培技术 128
(一)栽培季节 128
(二)栽培方法 129
三、病虫害防治 135
(一)商品麻的加工 136
四、产品加工利用技术 136
(二)天麻方剂 137
第九编 猪苓 140
一、生物学特性 140
(一)形态特征 140
(二)生长史 141
(三)生长发育条件 141
二、野生猪苓的采集 143
三、栽培技术 144
(一)菌种分离与培养 144
(二)扩大生产 146
(三)深层培养 148
四、产品加工利用技术 151
第十编 茯苓 152
一、生物学特性 152
(一)形态特征 152
(二)生长史 153
(三)生长发育条件 154
二、栽培技术 158
(一)菌种分离与培养 158
(二)扩大生产 161
(三)深层培养 172
三、病虫害防治 172
(一)茯苓瘟窖的防治 172
(二)茯苓腐烂病的防治 172
(三)茯苓窖白蚁的防治 173
四、产品加工利用技术 173
(一)方块苓加工方法 173
(二)茯苓加工法 174
主要参考文献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