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转型时期的经济信用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转型时期的经济信用
  • 作 者:王建中,李一文著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22603068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目录 1

第一章 信用及信用的产生与演化 1

一、什么是信用 1

二、信用的构成要素 6

三、信用的层次和结构 8

四、信用的起源 10

(一)物物交换及早期市场交易特征 10

(二)信用的最早出现 11

(一)低水平分工条件下的早期市场交 13

五、个人信用的产生与早期的市场交易 13

(二)个人信用产生与交 15

六、国家信用的产生与市场交易 19

(一)社会化分工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市场交易 19

(二)国家信用的出现与交易体系的建立 21

七、社会信用的产生与市场交易 24

(一)高度分工与专业化条件下的市场交易 24

(二)市场交易工具的信用化 27

第二章 转型时期信用危机的表现及其危害 31

一、商业信用危机 32

(一)不守合同 33

(二)垄断经营 36

(三)传销欺诈 41

二、金融信用危机 48

(一)企业逃债 48

(二)银行借贷 54

(三)股市黑幕 55

三、产品信用危机 58

(一)虚假广告 58

(二)伪劣产品 63

(一)产权及其界定与信用 73

第三章 转型时期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73

一、产权制度与信用危机 73

(二)产权结构与守信动机 76

(三)产权保护与信用危机 78

二、经济社会转型与信用危机 82

(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与信用危机 82

(二)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信用制度衔接不力与信用危机 83

(三)过渡时期多重信用制度并存与信用危机 87

三、市场发育程度与信用危机 91

(一)市场经济不发达的表现 91

(二)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与信用危机 94

(三)缺乏社会行业协会的管理机制 98

(四)中介机构市场化程度不高,违规操作严重 98

四、信用危机的法治分析 9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健全与信用危机 99

(二)有关部门监管不严 101

(三)法律惩戒不力与信用维护 103

五、信用危机产生的政府因素 106

(一)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与信用危机 106

(二)政府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政策的多变性与信用危机 107

(三)政府行为不规范及失信行为严重破坏了信用约束机制的有效性 109

(四)地方保护主义与信用危机 110

六、信息化建设的不平衡与信用危机 112

(一)信息化建设的不平衡及滞后与信用危机 112

(二)缺乏完整的个人、企业信用记录与信用危机 113

(三)国家信用管理滞后与信用危机 115

七、信用危机的思想文化审视 116

(一)传统思想文化观念的影响 117

(二)信用缺失与特定时期的文化道德状况紧密相关 120

(三)道德建设存在一定问题 124

(四)国民的信用和法律意识淡薄 126

第四章 转型时期我国信用重建的构想与对策 129

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文化重建 130

(一)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体系 131

(二)要培养市场主体的秩序观念 135

(三)大力提倡和培育契约精神 137

(四)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 139

(五)在全社会开展“诚实守信”的竞赛活动 140

(六)树立全民法律意识 142

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信用重建的制度保证 143

(一)健全产权制度,加强企业制度建设,规范经营者行为 144

(二)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 150

(三)完善法律制度,强化执行机制 154

(四)健全社会信用信息公开制度和信息传输体系 157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160

(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构架 161

(二)建立企业信用体系 162

(三)建立个人信用体系 166

(四)强化政府信用的导向作用,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管体系和制度 171

(五)加快我国信用评级事业的发展,培育规范的信用中介机构 173

参考文献 176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