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隔海之望 东南亚华人文学中的“望”与“乡”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隔海之望  东南亚华人文学中的“望”与“乡”
  • 作 者:王列耀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045059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目录 1

前言 东南亚华人文学的“望”“乡”之路 1

第一章 远乡,土生华人的寻找与眺望 16

第一节 从“西方视野”到“自己想象” 16

一、了解中国、明确自己:土生华人文学诞生的背景与走向 17

二、从“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到自己想象中的“中国” 23

三、艰辛而又难尽之路:印尼土生华人文学的隐退 28

第二节 “西方视野”中的“中国” 32

第三节 “重写”记忆中“情爱的中国” 37

一、情爱故事——“流行叙述”的主要内容 37

二、情爱故事背后——记忆中“情爱的中国” 43

三、“重写”中的自主性叙述 50

第四节 打造自己想象的“中国” 53

一、欲回而又难回的“中国” 54

二、习俗化与道德化的“中国” 59

第二章 故乡,照亮心灵的火把 68

第一节 从故乡带来火把 68

一、“登陆”东南亚的传统型的中国知识分子 70

二、“流寓”异乡、心属故土 74

三、“流寓”异乡、兼照两地 77

四、“流寓”异乡、“华化”在地 82

第二节 古体诗文的“流”与变 91

一、三种传播方式 92

二、传播与接受中的“二链”现象 94

第三节 “新文学”的冲击与内化 100

一、走“新文学”的道路 101

二、日见斑斓的“背影现象” 105

三、富有意蕴的“冰心情意结” 112

第四节 “千岛之国”“柳不绿” 119

一、身居“异乡”的“流寓者” 119

二、远嫁“异乡”的“思乡者” 125

三、心系“故乡”的“新移民” 131

第五节 重塑“父亲”的心灵 135

一、重写“父亲” 135

二、漂泊:系不住的孤舟陋船 139

三、有了一根“连接”的“缆绳” 142

四、“缆绳”系住“船”与“岸” 146

第三章 故乡,实体性与精神性的两个家园 150

第一节 菲律宾:变奏与焦虑 150

一、实体性家园的变奏 151

二、守护与忧虑 152

三、“中国链”与菲华诗人 155

四、全球化与菲律宾的焦虑 159

第二节 马来西亚:“原根性”与“本土性” 169

一、马华文学家的忧患 170

二、“本土的文学传统” 176

第三节 新加坡:中国传统与本土传统 184

一、两种文化批判 185

二、微型小说的一种文化策略 194

三、“圣土”与“波澜” 204

第四节 印度尼西亚:“家园理想” 212

一、“故乡”含义的显性层面 213

二、“故乡”含义的隐性层面 218

四、个案:永远的“漂泊者” 222

第四章 原乡:“精神性家园”的虚化 233

第一节 尘封中的“阴影” 233

一、反省:族群意识中的阴影 234

二、回想:一种历史的重构 247

第二节 从故乡情结到原乡神话 258

一、中国:祖辈的“原乡” 259

二、“神州”:“一个国家、一个故乡” 267

三、“第三代橡胶树” 273

第三节 “创造双重的传统” 276

一、“舍近求远”和“重审经典” 276

二、“根性”的一种“认证”和反思 281

三、“认证”与“伤残” 281

四、“认证”与“幻灭” 285

五、“镜像”破碎后的反思 290

后记 293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