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气候物理过程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天文地球
气候物理过程研究
  • 作 者:方之芳(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气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2941061
  • 标注页数:324 页
  • PDF页数:33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3 ≥32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气候系统概述 3

1.1 引言 3

第一篇 气候系统中复杂的物理过程 3

1.2 气候系统的组成部分 4

1.3 气候系统的物理过程和反馈机制 6

1.4 气候变化可能原因 10

1.5 气候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14

参考文献 16

2.1 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 18

第二章 海洋-大气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8

2.2 海洋主要表面流 26

2.3 南方涛动和厄尔尼诺 40

2.4 海洋的底层水和温盐环流 48

参考文献 57

第三章 冰气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气候变化中的敏感性 60

3.1 冰雪圈的一般特性 60

3.2 极地区域的能量收支 65

3.3 北极海冰资料和特征总述 70

3.4 北极海冰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 76

3.5 北极海冰的气候敏感性 91

3.6 北极海冰与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 103

3.7 青藏高原积雪和欧亚大陆冻土特征总述 133

3.8 青藏高原雪盖异常与大气环流的可能联系 151

参考文献 164

第四章 生物圈与大气的相互作用 171

4.1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171

4.2 陆地表面性质和植被变化对大气的影响 178

4.3 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性和脆弱性 181

参考文献 195

第二篇 气候要素场相互耦合的诊断方法 200

第五章 典型相关分析 200

5.1 典型相关分析 200

5.2 BP典型相关分析 204

参考文献 208

第六章 奇异值分解方法(SVD) 209

6.1 奇异值分解(SVD)的基本原理 209

6.2 SVD方法的计算步骤 211

参考文献 212

第七章 复奇异值分解方法(CSVD) 213

7.1 复奇异值分解的基本概念 213

7.2 复奇异值分解方法的基本思路 214

7.3 复奇异值分解的特性研究 218

7.4 CSVD在海气要素场相互耦合关系中的应用 220

7.5 CSVD在500 hPa高度场和降水量场相互关系中的应用 231

参考文献 235

8.1 波包传播诊断方法原理 236

第八章 波包传播诊断方法(WPD) 236

8.2 波包传播诊断的计算步骤 238

8.3 波包传播诊断方法的理想试验 239

8.4 瞬变波波包传播的简单实例计算 240

参考文献 243

第三篇 气候模式及其应用 247

第九章 气候模式概述 247

9.1 大气环流模式(GCM) 247

9.2 海气耦合模式 254

9.3 陆气相互作用及陆面过程模式 258

9.4 区域气候模式 262

参考文献 269

第十章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异常与亚洲夏季风关系的数值模拟 271

10.1 问题的提出 271

10.2 COLA-GCM简介 272

10.3 试验设计 272

10.4 结果分析 273

参考文献 279

第十一章 植被生态系统与气候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281

11.1 西北东部地区绿化对该区及东、南亚区域气候的影响(范广洲等,1998) 282

11.2 生物-地球化学反馈过程(范广洲,程国栋,2005) 289

参考文献 296

第十二章 西北干旱区成因的数值模拟 297

12.1 干旱区气候环境演变研究回顾 297

12.2 CCM3简介 303

12.3 试验设计 306

12.4 Ocean试验结果分析 306

12.5 高原隆升的影响(E05和E50结果分析) 314

参考文献 322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