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绘画对偶范畴论  修订本
  • 作 者:董欣宾,郑奇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3052979X
  • 标注页数:251 页
  • PDF页数:27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3 ≥25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总 序 索 菲 1

概 论 1

(一)从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谈起 1

序 董欣宾 7

(二)对偶范畴是辩证法的生命 10

(三)中国绘画中充满着对偶范畴及其一系列命题 16

(四)研究中国绘画对偶范畴的目的和意义 17

上篇 绘画主体方面的对偶范畴 19

第一章 绘画认识论 21

一 意—境、意—象、情—景、意—趣、意—匠 24

二 造化—心源 35

中篇 绘画客体方面的对偶范畴 41

第二章 绘画造型论 43

三 受—识、观物—取象 45

四 形—神 55

五 似—非似 60

下篇 绘画本体方面的对偶范畴 65

第三章 绘画章法论 69

六 开—合、聚—散 69

七 主—宾、动—静 82

八 整—乱、一画—众画 85

九 虚—实、疏—密、简—繁、有—无 87

十 气—势 90

十一 书—画 96

第四章 绘画笔法论 96

十二 点—线、笔感—笔力 100

十三 提—按、顿—挫 110

十四 行—止、疾—徐 113

十五 曲—直、凹—凸 117

十六 方—圆、转—折、中锋—侧锋 121

十七 刚—柔、清—浊、润—燥 123

第五章 绘画墨法论(色彩论) 130

十八 类相—自相 131

十九 黑—白、浓—淡、干—湿 138

二十 水墨—色彩、浅绛—青绿 145

二十一 冷—暖、强—弱、主—辅 152

二十二节 奏—韵律 157

第六章 绘画创作论 161

二十三 古人—造化、迹—意、延续—开拓 162

二十四 有法—无法、熟—生 170

二十五 生知—学知、渐悟—顿悟 176

第七章 绘画鉴赏论 185

二十六 观道—味象、应目—会心 186

二十七 雅—俗、南宗—北宗、天朴—雕琢、野逸—富贵、文—硬 192

二十八 气—韵、意境—格调、神—逸、妙—能 200

第八章 绘画发展论 209

二十九 变—常、盛—衰 219

三 十 成就—误区 231

三十一 古—今—中—外 240

后 记 郑 奇 249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