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世界陶瓷  人类不同文明和多元文化在交融中延异的土与火的艺术  第2卷
  • 作 者:陈进海著
  • 出 版 社: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6016732
  • 标注页数:414 页
  • PDF页数:21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8 ≥41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3章 中古文明·主流文化·陶瓷艺术的成熟与鼎盛 203

第一节 概论 204

一 游牧民族的迁移与中古文明的到来 204

二 以儒、道、释互融为标志的中国中古文明与陶瓷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205

三 以宗教文化为特征的西亚、北非、欧洲中古文明与陶瓷艺术 207

第二节 中国中古文明与“莹润幽深”和“绚丽壮阔”交织演进的陶瓷艺术 211

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陶瓷艺术的功用与素朴 211

(一)早期青瓷的造型、装饰及其特定的文化内涵 212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制瓷工艺 223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陶制明器和建筑构件 226

二 隋、唐、五代十国(581—960年)陶瓷艺术的绚丽多姿与淳蓄渊雅 228

(一)唐三彩与绚丽雄健之美 231

(二)白瓷与如银类雪之美 235

(三)青瓷与千峰翠色之美 239

(四)绚丽潇洒的长沙窑、邛崃窑彩绘瓷器 244

(五)丰富多样的黄釉瓷、黑釉瓷、花釉瓷和绞胎瓷 248

(六)隋、唐、五代陶瓷造型和装饰风格 251

三 宋、辽、金(960—1234年)陶瓷艺术的幽静儒雅与俏丽多姿 258

(一)青瓷与莹润儒雅之美 260

(二)白瓷、青白瓷与纯净素雅之美 271

(三)黑釉瓷器与天然纯朴的审美风格 281

(四)宋瓷造型和装饰风格 288

(五)俏丽多姿并饱含异族风情的辽代陶瓷艺术 297

四 元代(1206—1368年)趋于繁丽壮阔的瓷器艺术及其新成就 306

(一)景德镇窑的崛起和制瓷业的新成就 307

(二)其他名窑名瓷 316

五 明代(1368—1644年)陶瓷艺术的秀美清雅与繁丽俊逸 324

(一)明代瓷都景德镇和繁荣兴盛的瓷器艺术 325

(二)明代民窑瓷器 342

(三)明代新兴的陶器艺术 348

六 清代(1616—1911年)陶瓷艺术的灿烂至极 353

(一)清代景德镇御器厂与单色釉瓷器 355

(二)清代景德镇青花和釉里红瓷器 364

(三)清代景德镇丰富多彩的釉上彩绘瓷器 368

(四)景德镇以外重要的陶瓷业 376

(一)高句丽的陶器 383

第三节 朝鲜中古文明与清新文雅、娴静疏逸的陶瓷艺术 383

一 潜留汉代遗风的朝鲜三国和新罗时代的陶器(公元前57年—公元918年) 383

(二)百济的陶器 385

(三)新罗的陶器 387

二 典雅华贵与佛境幽玄融合而成的高丽青瓷和其他陶瓷(918—1394年) 392

(一)产生高丽青瓷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特色 392

(二)高丽瓷器的发展概况 394

(三)高丽陶瓷的纹样 400

三 儒学理念与民族风格融合为一的李朝白瓷和粉青砂器(1394—1910年) 404

(一)李朝的政治和文化 404

(二)李朝陶瓷的概况 405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