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图解电路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 工业技术
图解电路基础
  • 作 者:刘南平,艾艳锦,孟庆杰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30174038
  • 标注页数:187 页
  • PDF页数:19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6 ≥18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

1.2 电路的主要物理量 2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2

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3

1.2.3 关联参考方向 5

1.2.4 吸收、产生功率 5

1.3 欧姆定律 7

1.4 电阻元件 8

1.5 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及典型的信号 10

1.5.1 理想电压源 10

1.5.2 理想电流源 10

1.5.3 几种典型的信号 11

1.6 受控源 14

1.7 基尔霍夫定律 16

1.7.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7

1.7.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8

习题 24

第2章 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28

2.1 电阻的连接 28

2.1.1 电阻的串联 28

2.1.2 电阻的并联 30

2.1.3 电阻的混联 32

2.2 电压源、电流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34

2.2.1 电压源 34

2.2.2 电流源 35

2.2.3 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35

2.3 支路电流法 36

2.3.1 支路电流方程的建立 37

2.3.2 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 38

2.4.1 节点方程的建立 41

2.4 节点电压法 41

2.4.2 节点分析法的解题步骤 42

2.5 含有受控源的简单电路的分析计算 47

习题 49

第3章 电路定律 52

3.1 叠加定理 52

3.2 齐次定理 56

3.3 替代定理 57

3.4 戴维南定理 59

3.4.1 戴维南定理的内容 60

3.4.2 定理证明 60

3.4.3 定理应用 61

3.5 诺顿定理 65

习题 70

4.1.1 正弦量的概念 74

4.1 正弦量 74

第4章 正弦电流电路 74

4.1.2 正弦量的三要素 75

4.1.3 相位差 77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78

4.3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 80

4.3.1 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80

4.3.2 电感元件 82

4.3.3 纯电容电路 86

4.4 RLC串联的正弦电路 89

4.4.1 RLC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89

4.4.2 RLC串联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91

4.5 RLC并联的电路 93

4.6 RL串联与RC串联电路 96

4.6.1 RL串联电路 96

4.6.2 RC串联电路 96

4.8 功率因数的提高 97

4.7 电感线圈和电容的并联电路 97

习题 100

第5章 耦合电感和变压器 102

5.1 耦合电感元件 102

5.2 耦合电感线圈的串联和并联 105

5.2.1 耦合电感线圈的串联电路 105

5.2.2 耦合电感线圈的并联电路 106

5.3 空芯变压器电路 108

5.4 铁芯变压器电路 111

5.4.1 铁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11

5.4.2 变压器的负载运行 113

5.4.3 变压器的损耗和效率 114

5.5 附录 115

5.5.1 磁路及磁路中的几个物理量 115

5.5.2 铁磁物质的磁化曲线 116

5.5.3 磁阻 118

5.5.4 铁芯损失 119

习题 121

第6章 三相交流电路 123

6.1 三相对称电动势的产生 123

6.2 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方法 125

6.2.1 星形接法 125

6.2.2 三角形接法 126

6.3 三相负载及三相电路的计算 127

6.3.1 三相负载的接法 127

6.3.2 负载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127

6.3.3 负载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133

6.4 三相电路的功率 136

习题 138

第7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40

7.1 非正弦周期量 140

7.2 非正弦周期量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141

7.3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平均功率 144

7.3.1 有效值 144

7.3.2 平均值 145

7.3.3 平均功率 146

7.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147

习题 151

第8章 二端口网络 153

8.1 二端口网络的阻抗参数和导纳参数 153

8.1.1 二端口网络 153

8.1.2 二端口网络的阻抗参数 154

8.1.3 二端口网络的导纳参数 155

8.2 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和混合参数 157

8.2.1 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 157

8.3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159

8.2.2 二端口网络的混合参数 159

8.3.1 T形等效电路 160

8.3.2 π形等效电路 160

8.4 二端口网络的级联 161

习题 163

第9章 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时域分析 164

9.1 换路定律和初始条件的计算 164

9.1.1 过渡过程的概念 164

9.1.2 换路定律及初始值的确定 165

9.1.3 初始值的确定 166

9.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67

9.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69

9.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171

9.5 二阶电路分析 174

习题 180

习题答案 18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