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李长之学术-心路历程
  • 作 者:张蕴艳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30110068X
  • 标注页数:197 页
  • PDF页数:21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9 ≥19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3

第一章 论“感情的型”——李长之的诗学理想及其启示 13

第一节 “感情的型”的诗学内涵与人学意蕴 15

第二节 “感情的型”的本土化与人格化 37

第三节 “感情的型”的诗学启示与人学价值 43

第二章 从“鲁迅批判”到《鲁迅批判》——兼论李长之《鲁迅批判》的独创性 55

第一节 李长之眼里的鲁迅 57

第二节 鲁迅眼里的李长之 78

第三章 民国时期李长之的传记批评 87

第一节 浪漫精神的审美品评 89

第二节 浪漫精神的人格描摹 97

第三节 浪漫精神的文化溯源 103

第四章 民国时期李长之的文化心态 109

第一节 屈原与孔子:浪漫与“古典”的扭结 111

第二节 《迎中国的文艺复兴》:传统与现代的对峙 121

第三节 “强者哲学”:从个体本位到族国本位的跳板 131

第五章 李长之与德国古典精神 137

第一节 德国古典精神的人文内涵 141

第二节 传记批评中渗透的德国古典精神 151

余论 1949年后的李长之 163

第一节 从“《世说新语》”到“《春秋》” 165

第二节 单向度:学术人格变异的典型症状 180

后记 192

主要参考书目 194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