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人力资源
  • 作 者:牛献忠著
  • 出 版 社: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0988139
  • 标注页数:230 页
  • PDF页数:23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9 ≥23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新型工业化选择的必然性 1

一、世界工业化的历史回顾 1

序言 牛文元 1

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含义 8

三、新型工业化的结构变动特征 19

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 31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的人力资源条件 37

一、人力资源含义的发展 38

二、人力资本概念的完善 42

三、我国的人力资源环境 48

一、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分析 61

第三章 新型工业化的资源环境条件 61

二、环境资源储备供给面临的挑战 67

三、资源耗费和环境质量指标体系 81

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 84

五、新型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意义 89

第四章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知识条件 97

一、迅速壮大的知识、科技大国 97

二、现阶段我国的知识发展状况 106

三、新时期的知识发展战略选择 110

一、新世纪世界经济条件的变化 118

第五章 新型工业化的世界经济条件 118

二、全球化背景工业化利益比较 124

三、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应对 129

第六章 新型工业化与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135

一、区域、城乡发展差异原因分析 136

二、我国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差异 140

三、区域城乡经济发展理论及指标体系 150

四、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路径 157

五、进一步下移新型工业化的重心 163

六、发展“三化”促进“新三农” 168

第七章 新型工业化与产业发展升级 179

一、我国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180

二、新型工业化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192

三、通过信息化促进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构想 194

第八章 新型工业化与西部地区及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开发 206

一、两地人力资源的总量结构矛盾 206

二、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矛盾分析 215

三、开发两地人力资源的若干构想 219

主要参考文献 228

后 记 230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