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壮语文化论pdf电子书下载 > 语言文字
壮语文化论
  • 作 者:韦达著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6351267
  • 标注页数:186 页
  • PDF页数:19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4 ≥18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总论 1

一、语言文化研究的肇端 1

二、语言文化研究的现状 3

三、语言文化研究的前景 6

第二章 壮语概述 11

一、壮语的特点 11

二、壮语研究 19

一、物质文化 38

第三章 壮族传统文化概貌 38

二、制度文化 41

三、观念文化 48

第四章 普通词汇与感情、道德伦理 54

一、形容词、动词隐含着壮族细腻的感情 54

二、具体词体现壮族直观的思维方式 57

三、合成词反映壮民等级的道德伦理观念 59

第五章 成语与自然、社会环境 62

一、壮族社会的山川物产特点 62

二、宗教信仰重佛道教轻基督教 65

三、勤俭修身的生活信条 66

四、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性 68

第六章 谚语与人生经验 70

一、做人原则 70

二、治家之道 72

三、农事经验 75

四、价值取向 77

第七章 歇后语与幽默性格 79

一、曲线的表达 79

二、故意卖关子 81

三、善意的挖苦 82

第八章 称谓与壮族精神文明 85

一、称谓的类型 85

二、关爱幼小 87

三、崇尚母性 89

四、尊重长者 90

五、宽厚待人 92

附 壮语亲属称谓表 93

一、壮语地名的命名特征 96

第九章 地名与历史 96

二、从壮语地名窥见壮族先民早期分布的地域 99

三、从壮语地名推知壮族社会生活的特点 102

附 地名要览 105

第十章 族称音义与民族辨正 108

一、百越和于越 109

二、僚和俍 111

三、僮和蛮 113

第十一章 古壮字与民族文化心理 116

一、壮族创制本族文字的民族心理 116

二、壮汉文化共生共荣的密切关系 119

三、壮族古壮字的文化价值 121

第十二章 汉借词与民族文化交流 125

一、汉借词的借入渠道 125

二、汉借词的引入方式 129

三、壮借汉的文化心理 130

四、壮汉文化交流的记录 133

一、双音节、节拍反映出来的对称美 136

第十三章 语音与审美观念 136

二、双声叠韵、平仄反映出来的和谐美 139

三、声调、歌韵反映出来的曲折美 142

第十四章 语法结构与思维方式 147

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147

二、语法结构反映的思维方式 148

一、修辞的概念 157

二、修辞与语言、逻辑规则 157

第十五章 修辞与表达效果 157

三、常规修辞 159

四、超常修辞 166

第十六章 壮语与汉方言及其文化蕴意 173

一、“四话”的共同特征 173

二、壮汉语言认同 178

三、壮汉民族互融共荣 179

四、互利共赢是民族发展的方向 181

参考文献 183

后记 186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