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
  • 作 者:王云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10056269
  • 标注页数:368 页
  • PDF页数:38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86 ≥36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研究的学术回顾 1

二、本书的学术价值与基本思路 22

上篇:运河的贯通和鲁西区位优势的形成 28

一、会通河的疏浚与鲁西交通网的形成 28

1.明初会通河的疏浚与大运河的南北贯通 28

2.明清时期山东运河的修治与管理 31

3.以山东运河为轴心的区域交通网的形成 41

二、漕运兴盛与南北物资交流的活跃 47

1.山东运河漕政与漕运 47

2.运河沿岸的水次仓 50

3.临清关与济宁关 58

4.南北物资交流 71

三、山东运河城镇带的形成 79

1.山东运河城镇的地理分布 79

2.山东运河城镇空间结构与特点 91

中篇:商业的繁荣与产业结构的新变化 106

一、市场网络体系的建立与各地商帮的活跃 106

1.以运河城镇为中心的市场网络体系 106

2.山陕商人在山东运河区域的分布与经营 129

3.徽商在山东运河区域的经营活动 146

4.江苏商人及其他商帮在山东运河区域的经营活动 165

二、因运河而兴起的手工业 187

1.临清烧造和贡砖生产 188

2.融汇南北的酿造业 199

3.竹木加工与沿运城镇的竹竿巷 206

4.皮革加工与“千张袄” 213

5.丝织业与临清哈达 219

下篇:南北文化交流与社会风俗变迁 225

一、南北文化的交流融汇 225

1.书院遍布,科举兴盛 226

2.运河岸边的藏书楼——海源阁 243

3.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墨记与区域戏剧文化交流 253

二、运河与民间信仰的多元化 269

1.漕运之神——金龙四大王崇拜的形成和传播 270

2.海运之神——天妃信仰的北上传播 287

3.财、义之神——关帝崇拜的泛滥 295

三、运河城乡社会风俗的变迁 303

1.由“织穑为生”到“民竞刀锥” 304

2.由“民尚俭朴”到“靡然向奢” 307

3.由循规蹈矩到“违礼越制” 311

4.嗜酒与尚武 315

5.山东运河区域风俗变迁的社会原因 325

结语: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历史趋势及特点 330

一、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趋势 330

二、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特点和影响 349

主要参考文献 359

后记 366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