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吉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43836858
- 标注页数:190 页
- PDF页数:19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6 ≥19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语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意义 12
(一)理论视角:“结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12
(二)实践视角:“结合”是统领中国革命和建设全局、贯穿党的各项工作、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灵魂和主题 21
(三)历史与现实之联结视角:“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现实化的最根本的源泉、动力和途径 3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表述 40
(一)“结合”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表述 40
(二)“结合”的“两个方面”的分析 45
(三)“结合”的几种最有代表性的表述 47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构 54
(一)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54
(二)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 59
(三)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的“结合” 68
(一)“结合”在时间上的展开 73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展开 73
(二)“结合”在空间上的展开 84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主题 106
(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主题——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106
(二)关于走中国自己的道路的论证 113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关键 124
(一)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关系 124
(二)党在“结合”中处关键地位、关键作用的原因 127
(三)强化党的性质和特性,加深党在“结合”中的关键地位和关键作用 131
附录:本课题阶段性成果 135
江泽民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35
比较方法——毛泽东开拓中国式革命道路的一个重要方法 157
党的基本路线内容结构探略 16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结构论 180
后记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