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日本社会论pdf电子书下载 > 社会科学
日本社会论
  • 作 者:(日)鸟越皓之著;王颉译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2301742
  • 标注页数:224 页
  • PDF页数:24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8 ≥22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家的逻辑  1

一 家与家成员  4

(一)怎样理解家  4

日常生活话语  4

社会科学的特性  5

因民族不同对家庭理解的差异  7

家与家庭  8

实例一 家庭与家的定义  10

(二)家的结构  12

家的三个特征  12

关于非亲族  14

二 非亲族是家成员吗?  16

家是如何构成的  16

三 商家的家成员  22

(三)直系家庭制下的核心家庭形态  24

直系家庭与核心家庭  24

家的周期  25

家的旁系  27

制度与现实的偏差  27

(一)灵魂与神  29

自己死后去向何方  29

二 家的先祖与日本人的祖灵观  29

灵魂的存在与向神的升华  30

佛教与日本人的祖灵观  31

作为鬼魂节的盂兰盆节与正月  31

四 通向另一世界的道路  33

成为先祖的过程  34

彷徨的灵魂  35

(二)各种各样的先祖类型  36

两种“佛”  36

去人格的先祖与有人格的先祖  39

出身的先祖  42

两种“出身的先祖”  44

作为“祖”的系谱的先祖  45

(三)系谱的先祖与象征性的先祖  45

表示社会地位的象征性的先祖  47

三 家的联合体——同族、亲类  48

(一)超越家之上的各家间的关系  48

亲戚们  48

多样的现实  49

两种亲族组织  50

同族的意义  52

亲类的意义  54

(二)同族团的规定  56

作为经营体的同族团  56

关于同族团的本质规定的不同解释  57

两种解释  59

构成原理与存在理由  60

(三)亲类  64

亲类的特征  64

普遍存在的亲类  66

亲类的功能  67

第2章 村的结构  69

(一)村的意义  71

各家的集聚  71

一 村的结构与村落类型  71

集落与村落  72

町村制的推行  73

区与部落  75

村与“村”  78

村落共同体  79

区与部落的差异  80

(二)自然村理论  81

自然村理论的前提  81

三种社会地区  82

村的精神  83

自然村理论的评价——与有贺理论的比较  86

五 关系至上主义  87

几种学科领域的类型论  89

(三)社会学的村落类型论  89

家与家联合的必要性  90

家联合论  91

村落类型论  92

类型论的撤回  95

二 村的领域  96

(一)村落领域论  96

村落的范围  96

村落的“总有”  102

三 村的组织与运营  105

村落的自立性  105

(一)村落的职务  105

村落的代表者  107

各种职务  109

六 平等与公平  111

干部的决定方法  113

(二)协商的方法  114

集会  114

协议机构  115

决议方法  116

全员一致制的体系  117

两种账本  119

(三)村落的财政  119

村落的财产与区费的征收  120

七 渔村的村落账目  121

财政收支  123

两种协同劳动——交换、合伙  127

(四)村落的协同劳动  127

村落的协同劳动  128

第3章 生活组织  131

“亲子”  133

(一)“亲子”关系的确立  133

一 社会性亲子——“父辈”、“子辈”  133

“父辈”、“子辈”是什么  135

(二)认干亲  137

必要的确定仪式  137

出生时的认干亲  137

成年式时的认干亲  139

结婚式时的认干亲  140

亲生父母的愿望  141

多样的干亲关系  142

(三)村落的构造和认干亲  142

有无家格与同族非同族  143

原村大垣外  145

同族团与干亲关系的区别  145

(四)同族型的干亲关系  145

作为介绍人的干亲  146

干亲关系的构成形态  148

(五)非同族型的干亲关系  149

西山村上汤岛  149

五种类型的干亲  150

干亲关系的构成形态  152

二 年长者与年少者——年龄阶梯制  154

(一)年龄阶梯  154

长幼顺序  154

年龄阶梯制与亲族组织的矛盾  155

八 学校的年龄阶梯——关于能力主义的少数意见  157

(二)年龄集团  158

年龄阶梯制与年龄集团  158

儿童组  159

青年组——青年团  160

九 少女与合宿  164

中老年组、老年组  165

地域分布与生产力说  166

(三)年龄阶梯制村落  166

作为村落类型的年龄阶梯制  167

伊豆伊浜的年龄阶梯制  170

无礼讲  173

(一)“讲”与“组”  173

三 社会性的伙伴——“讲”、“组”与伙伴交际  173

“组”的构成  175

“组”的活动  179

“座”与“讲”  180

“讲”的种类与目的  181

横向关系  183

后记  186

家与村研究文献内容简介  188

作者介绍  217

译后记  219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