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国债经济运行理论与实践前沿
  • 作 者:刘邦驰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0587279
  • 标注页数:433 页
  • PDF页数:44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46 ≥43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第1章 导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 结构体系 3

1.3 研究方法 6

第2章 国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7

2.1 国债产生的理论基础 7

2.2 西方学者国债理论沿革 14

2.3 马克思主义的国债理论 27

第3章 国债与经济运行 35

3.1 经济运行中的“两只手” 35

3.2 国债与宏观经济调控 38

3.3 国债调控经济运行的效应 42

第4章 国债与财政 46

4.1 国债与税收收入 46

4.2 国债与财政支出 48

4.3 国债与财政平衡 50

4.4 国债政策与财政政策 54

5.1 国债限度的一般理论分析 61

第5章 中国国债限度的界定 61

5.2 中国国债限度的现状分析 71

5.3 国债限度的再思考 77

第6章 发达国家国债制度的国际比较 85

6.1 美国的国债制度 85

6.2 日本的国债制度 90

6.3 法国的国债制度 95

6.4 俄罗斯的国债制度 98

6.5 发达国家国债制度的启示 103

7.1 国债投资效应的理论分析 106

第7章 国债投资效应分析 106

7.2 中国国债投资效应的现实考察 109

7.3 提高国债投资效益的对策选择 118

第8章 国债与中央银行货币供给 123

8.1 国债与货币供给 123

8.2 国债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134

8.3 国债与公开市场操作 137

第9章 国债与国有商业银行运作 145

9.1 国债与商业银行 145

9.2 银行间债券市场中的国债发行与交易 157

9.3 国有商业银行运营 166

第10章 国债场外市场 178

10.1 国债场外市场一般分析 178

10.2 中国国债场外市场 192

10.3 中国的银行间债券柜台市场 210

10.4 中国国债场外市场的完善与发展 218

第11章 中国国债期货交易 234

11.1 国债期货交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34

11.2 中国国债期货交易失败的原因分析 241

11.3 西方国家国债期货交易及其启示 251

11.4 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的政策选择 262

第12章 国债利率市场化 273

12.1 国债利率概述 273

12.2 国债利率的制约因素分析 277

12.3 中国现行国债利率存在的主要问题 282

12.4 国债利率市场化 286

第13章 国债市场的目标模式 302

13.1 国债市场 302

13.2 国债市场模式的评判标准 306

13.3 一级市场模式的选择 310

13.4 二级市场模式选择 321

14.1 加强国债管理的客观必要性 346

第14章 中国国债管理制度创新 346

14.2 中国现行国债管理的实证分析 353

14.3 完善中国国债管理制度的新思考 359

第15章 中国国债政策选择 372

15.1 国债政策的构成 372

15.2 中国国债政策的目标定位 378

15.3 国债政策的传递机制及其效应 381

15.4 国债政策与国家经济政策的配合 384

16.1 国债市场发展与法制建设 392

第16章 中国国债市场法制建设 392

16.2 中国国债市场法制建设的目标 398

16.3 中国国债市场独立立法的思考 400

16.4 完善国债市场的监管制度 407

第17章 国债基础理论几个争论问题的评析 412

17.1 关于国债发行数量限度的争论 412

17.2 关于国债投资“挤出效应”的争论 418

17.3 关于市场基准利率的争论 421

后记 432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