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
  • 作 者:孙京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1060490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前言 1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4

三、研究思路及结构 5

四、研究方法 8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10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10

一、国外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10

二、国内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13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6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要素集聚的研究 17

一、国外关于要素集聚的研究 17

二、国内关于要素集聚的研究 20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4

第二章 有关理论基础 25

第一节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25

一、区域经济范畴的界定 25

二、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26

第二节 要素集聚理论 32

一、要素集聚的概念 32

二、要素集聚的机理与过程 34

三、要素集聚的表现形式 35

第三节 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36

一、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36

二、韦伯的成本节约理论 37

三、胡佛的最佳规模理论 38

四、波特的“钻石体系”理论 38

五、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39

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差异性 40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分析方法 40

一、选择分析方法的原则 40

二、分析方法 42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43

一、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描述 43

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测度 51

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 55

一、资本要素 55

二、劳动要素 56

三、技术要素 57

四、制度要素 58

五、要素集聚 59

第四节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要素使用状况 60

一、资本要素投入状况 60

二、劳动要素投入状况 61

三、技术要素使用状况 62

四、制度要素使用状况 64

第五节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效应分析 65

一、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正效应 66

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负效应 70

第四章 区域要素集聚状况分析 73

第一节 要素集聚的分析方法 73

一、资本集聚度 73

二、劳动集聚度 74

三、技术集聚度 74

四、制度集聚度 75

五、综合要素集聚度 77

第二节 资本要素集聚状况 77

一、资本要素集聚状况分析的指标设计 77

二、资本要素集聚的地区差异性 78

第三节 劳动要素集聚状况 81

一、劳动要素集聚状况分析的指标设计 81

二、劳动要素集聚的地区差异性 81

第四节 技术要素集聚状况 83

一、技术要素集聚状况分析的指标设计 83

二、技术要素集聚的地区差异性 84

第五节 制度要素集聚状况 86

一、制度要素集聚状况分析的指标设计 86

二、制度要素集聚的地区差异性 86

第六节 综合要素集聚状况 89

第五章 要素集聚差异的成因 92

第一节 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差别 92

一、国家发展战略 93

二、对外开放政策 94

三、财政税收政策 96

四、金融政策 97

五、投资规模 99

六、价格政策 100

第二节 区域制度安排的差异 101

一、制度环境 102

二、企业制度改革 103

第三节 区域发展基础的差距 108

一、自然禀赋 108

二、经济发展基础 111

三、社会发展基础 113

第六章 区域要素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116

第一节 区域要素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一般性分析 116

一、模型选择 116

二、各地区要素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17

第二节 区域要素集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实证研究 119

一、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119

二、统计检验 122

三、计量分析 124

四、要素产出弹性及贡献度 127

五、各地区要素集聚贡献度比较 135

第三节 区域要素集聚与经济增长差异一致性分析 137

一、区域要素集聚与经济增长差异一致性的统计描述 137

二、各地区要素集聚与经济增长差异比较 140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141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142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 145

一、区域发展的政策选择 146

二、区域发展的制度安排 150

三、发挥区域优势,推进区域互动 157

参考文献 160

后记 17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