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李鸿章与中国铁路  中国近代铁路建设事业的艰难起步
  • 作 者:朱从兵著
  • 出 版 社:北京:群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0805697
  • 标注页数:468 页
  • PDF页数:50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02 ≥46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章 传入 1

一、铁路的起源 1

二、世界铁路建设的初步发展 17

三、铁路知识的传入 27

第二章 初拒 36

一、1860年代列强的政策和图谋 36

二、李鸿章与清廷的态度 48

三、接受铁路的希望 55

第三章 转变 64

一、列强的要求与铁路摆演 65

二、李鸿章认识的转变 83

三、李鸿章与吴淞铁路交涉 92

四、李鸿章与台湾铁路的议建 104

五、朝野有识之士对铁路的接受 112

第四章 试办(上) 119

一、1880年代初铁路问题的争论 119

二、铁路试办的开始 139

三、列强的动向:利用战争攫取路权 150

第五章 试办(下) 164

一、列强要求的高涨和铁路展览活动(1885~1886) 164

二、舆论的有利转向 172

三、铁路试办的继续 177

1.津沽、津通的试办 177

2.其他铁路的试办 199

四、铁路建设启动之后列强的反应 209

第六章 争论 216

一、津通铁路争论的两个阶段 216

二、李鸿章等人阐发铁路利益 230

三、关于津通铁路争论的评说 239

第七章 争办 254

一、奕譞、李鸿章复议芦汉、保全津沽 254

二、李鸿章、张之洞筹办芦汉铁路 262

三、李鸿章筹建关东、议缓芦汉 281

1.议建关东而妥缓芦汉 281

2.勘测关东线路 294

3.与奥商伦道呵借债交涉 298

4.清廷正式决定建设关东 307

四、李鸿章督办关东铁路 309

1.调整铁路建设的管理体制 310

2.催拨铁路经费 311

3.调处与张之洞的关系 316

4.妥善处理对外交涉 320

第八章 筹码 325

一、《中俄密约》与中东路权 326

1.《中俄密约》签订的历史背景 326

2.中东路权交涉的前因后果 328

3.对中东路权交涉的评价 336

二、李鸿章与铁路借款交涉 341

1.对比、俄、法借款交涉 347

2.对英借款交涉 352

3.对美借款交涉 359

4.对德借款交涉 364

三、义和团运动中的铁路问题与李鸿章 366

1.义和团运动中铁路问题的产生 366

2.李鸿章吁请保护铁路 368

3.有关铁路问题的交涉 376

一、李鸿章对近代世界铁路的认知 386

第九章 思想 386

二、郭嵩焘的铁路思想 396

三、早期维新派的铁路建设思想 404

1.中国为什么要建设铁路 404

2.中国如何建设铁路 416

第十章 总评 427

一、近代铁路建设与洋务运动的关系 427

1.洋务运动启动了近代铁路建设的引擎 428

2.铁路建设促进了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 431

3.洋务运动之后,铁路建设继续进行 434

二、李鸿章在中国铁路史上的地位 437

1.对李鸿章进行路权交涉的评价 437

2.对李鸿章筹集铁路资金的评价 440

3.对李鸿章使用和培养铁路人才的评价 446

三、李鸿章创办铁路举步维艰的原因 450

1.清廷的腐朽与反对势力的阻挠 450

2.小农经济的阻碍与社会心理的排弃 454

3.西方列强的干预 457

四、简短的结论 459

后记 466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