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毒品问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毒品问题研究
  • 作 者:蒋和平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61432364
  • 标注页数:263 页
  • PDF页数:28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6 ≥26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序 1

引子 1

第一章 毒品的起源、发展和泛滥 1

一、毒品的起源 1

(一)毒品问题的由来 1

(二)毒品合法化的争论 8

二、毒品的发展 17

(一)19世纪的毒品问题 17

(二)20世纪上半叶的毒品问题 22

(三)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毒品问题 26

三、毒品的泛滥 40

(一)毒品在世界范围的状况 40

(二)毒品生产的概况 46

(三)毒品生产的主要特点 51

第二章 毒品定义的变化及意义 56

一、毒品定义的变化 56

(一)“毒品”一词的由来 56

(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 58

(三)法律中的“毒品” 59

(四)社会流行的毒品定义 61

(五)国际社会对“毒品”的定义 63

(六)我国法律对“毒品”的定义 65

二、毒品定义变化的意义 72

(一)人类认识毒品越清楚,就越能为禁、戒毒提供良好的基础 73

(二)完整、明确的定义能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法律保证 73

第三章 毒品的禁戒历史、现状与展望 74

一、毒品的禁戒历史 74

(一)清朝初年的禁烟措施 78

(二)全面禁烟格局的初步奠定 80

(三)全面禁烟思想的确立 82

(四)各地禁烟运动的开展并取得一定成绩 85

(五)《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的颁布 86

(六)林则徐广州禁烟及意义 87

(七)鸦片战争后的“破禁”与“弛禁” 89

(八)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清政府的弛禁政策 91

(九)清末的“二次禁烟” 93

(十)清政府禁烟的教训 99

(十一)孙中山的禁烟思想和民国初年的禁烟成就 104

(十二)军阀时期的禁烟是一句空话 111

(十三)“国民政府”的禁烟活动 114

(十四)民国政府禁烟的教训 120

(十五)建党初期的禁烟主张和活动 123

(十六)新中国三年禁绝鸦片 128

(十七)新中国成立初期禁烟的基本经验 136

二、毒品的禁戒现状与展望 140

(一)脱瘾方法不断改进 141

(二)戒毒措施不断发展 143

(三)戒毒工作的难点和问题 144

(四)依法强制戒毒,提高戒断巩固率 148

(五)加强预防,控制吸毒人数增加 154

(六)毒品的禁戒展望 158

第四章 毒品犯罪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60

一、毒品犯罪的现状 160

(一)中国毒品犯罪的现状 160

(二)中国毒品犯罪的基本特点 173

(三)我国禁毒机构的建立、禁毒斗争及成果 181

(四)国际禁毒合作成效显著 188

(五)毒品犯罪的严重危害 193

(二)国内吸毒人数猛增而戒毒场所有限 219

(一)境外毒源的继续发展 219

二、毒品犯罪的发展趋势 219

(三)国内制贩“冰”毒和走私制毒化学配剂猖獗 221

(四)用于禁毒的经费严重不足 223

(五)禁毒机构的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224

(六)跨地区、跨系统的缉毒合作还有待规范化 225

(七)戒毒效果还不够理想,复吸率高 225

(八)毒品犯罪没有高峰期 226

(九)新型毒品来势凶猛 227

(十)毒品犯罪发展的总趋势 229

(一)新型毒品的由来 235

第五章 新型毒品的产生及遏制对策 235

一、新型毒品的产生 235

(二)新型毒品的种类及性质 239

二、新型毒品泛滥的遏制对策 259

第六章 毒品的销毁技术研究 261

一、传统的销毁技术 261

二、销毁技术的科学化 261

(一)湿法销毁毒品技术的技术关键 262

(二)主要性能和技术指标 262

参考文献 263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