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铉哲,张艳菊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02338296
- 标注页数:213 页
- PDF页数:22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4 ≥21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马铃薯晚疫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
第一节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研究现状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3
一、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历史 3
二、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 4
三、马铃薯晚疫病病原——Phytophthora infestans 4
四、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8
第二节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流行研究进展 17
第三节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19
一、同工酶标记 19
二、DNA分子标记 20
三、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30
第四节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毒性变异与遗传变异的研究进展 40
一、无性繁殖后代中毒性变异和遗传变异的研究 40
二、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有性生殖后代中毒性变异和遗传变异 41
三、马铃薯晚疫病菌游动孢子表达基因的筛选 42
第五节 马铃薯晚疫病菌长期保存的研究进展 42
第六节 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 44
一、抗病育种 44
二、化学防治 47
三、生物防治 49
四、农业防治 49
五、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0
第二章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51
第一节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分化 53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53
二、结果 54
三、讨论 61
四、小结 62
第二节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抗药性分析 63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63
二、结果 66
三、讨论 84
四、小结 87
第三节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理小种分化 87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87
二、结果 88
三、讨论 90
四、小结 101
第三章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03
第一节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同工酶基因型分析 105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05
二、结果 107
三、讨论 110
四、小结 112
第二节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线粒体DNA单倍型和RAPD的分析 112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12
二、结果 116
三、讨论 131
四、小结 138
第四章 在马铃薯晚疫病菌中A1表达基因的克隆与SCAR标记的开发 139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41
二、结果 146
三、讨论 150
四、小结 154
第五章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长期保存与致病性的相关性研究 157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59
二、结果 160
三、讨论 167
四、小结 169
第六章 无性繁殖后代中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毒性变异 171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73
二、结果 173
三、讨论 180
四、小结 183
参考文献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