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
  • 作 者:高林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30178645
  • 标注页数:251 页
  • PDF页数:27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3 ≥25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2

一、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2

(一)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职业内容 2

(二)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应用型大学的形成 6

二、我国大学的发展与新建地方大学的形成 9

(一)我国的大学发展 9

(二)我国新建地方大学的特点 10

(三)对我国大学发展趋势的反思 11

三、本书的主要内容 15

(一)本书的教育理念 15

(二)本书的主要观点 20

(三)本书的主要内容 24

第二章 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30

一、高等教育分类研究 30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分类 30

(二)当前若干高等教育分类法 32

(二)探索新的高等教育分类方法 34

二、我国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35

(一)动因 35

(二)我国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37

第三章 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44

一、明确培养目标是各类高等教育的关键 44

(一)培养目标的概念 44

(二)培养目标定位是各种类型教育发展的关键 44

(三)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45

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47

(一)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三个层次 47

(二)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界定的探讨 48

(三)近年来对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探讨 48

(四)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 49

(一)课程 60

一、课程的基本概念 60

第四章 应用性本科教育的课程模式 60

(二)课程观 61

(三)课程模式 63

二、学术性本科教育的课程 64

(一)学术性本科教育的学科和专业 64

(二)学术性本科教育的课程观 65

(三)学术性本科教育的课程模式 65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的经验借鉴 66

(一)德国 67

(二)澳大利亚 67

(三)台湾地区 68

四、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 69

(一)我国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的现状分析 70

(二)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学科和专业 71

(三)应用性本科教育的课程观 72

(四)构建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的基本原则 73

(五)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的课程类型 74

(六)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的基本框架 77

五、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的特点 82

(一)与学术性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的比较 82

(二)与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比较 83

六、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解决方案 86

(一)K C课程方案设计步骤 86

(二)K C课程模式专业解决方案 88

(三)K C课程模式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案例 93

第五章 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法 110

一、教学法理论 110

(一)教学论中教学法的理论 110

(二)教学论中教学法的分类 112

(三)教学模型 117

(一)传统的教学法介绍 119

二、传统的教学法 119

(二)教学法改革 120

三、启发式教学法 123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 123

(二)案例教学法 124

四、行动导向教学法 128

(一)技术规程教学法 128

(二)基于问题的学习法 129

(三)项目教学法 134

(四)引导课文教学法 139

(五)基于行业的学习 141

五、国内外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法的借鉴 143

(一)德国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法 143

(二)美国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法 145

(三)澳大利亚的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法 146

(四)台湾地区的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法 147

(五)结语 148

六、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教学法 148

(一)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法的内涵 149

(二)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法的特征 151

(三)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法的运用和选择 154

七、几种典型的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法案例 154

(一)案例一: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154

(二)案例二:基于行业的学习(IBL)教学法——以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 164

(三)案例三:项目教学法——以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171

第六章 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 182

一、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 182

(一)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 182

(二)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 185

二、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 188

(一)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的目标 188

(二)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 190

(三)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内涵 192

(四)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体系的构建 194

(五)应用性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体系案例 196

(六)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内容的特色 196

三、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环境 198

(一)实践教学环境的功能 199

(二)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环境的构成 200

(三)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原则 201

(四)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环境的特色 204

(五)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环境构成举例 205

四、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206

(一)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构成 206

(二)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208

五、案例——北京联合大学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209

(一)北京联合大学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原则 210

(二)北京联合大学实践教学环境建设过程 211

(三)北京联合大学实践教学环境构成 214

(四)北京联合大学实践教学环境特点 216

第七章 我国新建地方大学定位的科学选择——应用型大学 220

一、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理论依据 220

(一)高等学校分类的相关概念界定 220

(二)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基础 222

(三)国内外高等学校分类方法 224

(四)探索新的高等学校分类方法 231

二、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233

(一)应用型大学的国际发展 233

(二)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235

(三)应用型大学发展阶段 241

三、我国新建地方大学的科学定位——应用型大学 242

(一)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构想 242

(二)新建地方大学的科学定位——应用型大学 245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