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周曾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气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2941401
- 标注页数:185 页
- PDF页数:19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3 ≥18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梅雨期的确认和划定依据 1
1.1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关省、市(包括中央气象台)划定梅期的标准 2
1.2国内有关学者对确定梅雨期的观点和依据 4
1.3对长江中下游省、市和学者确定梅雨期标准的辨析 6
1.4江苏省气象台划定梅期的依据分析 12
1.5江淮梅雨期确定的思路、步骤和具体标准 25
1.6 50年入、出梅环流调整日与入、出梅日期确定 27
2历史上疑难梅期的分析与确认 29
2.1 1954年入梅日的分析 33
2.2 1974年春雨与梅雨的辨析 35
2.3 1987年入梅日的确认 42
2.4 1991年入梅期分析 44
2.5 1973年出梅日的确认——夏雨与梅雨的辨析 48
2.6 1980年出梅期的确定 54
2.7 1956年出梅日的分析 60
2.8 关于所谓“空梅”的分析 62
2.9 对2002年梅期划定的讨论 63
2.10关于二段梅雨的确认 67
3.2入、出梅期的分析 70
3.1梅雨期内若干天气气候特征的统计 70
3江淮梅雨的气候概况 70
3.3梅雨期雨日、暴雨日、梅期总雨量、梅期阴雨间歇及出现高温日等的统计分析 78
3.4梅期前后的环流特征——副热带高压脊线演变特征分析 82
3.5梅雨强度指数及其周期分析 88
3.6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旱、涝梅雨期降水特征分析 91
4近十年来,各具特征的梅雨分析 97
4.1 1994年江淮地区持续高温干旱的环流 97
4.2 1996年长梅和涝梅的剖析 104
4.3 1997年江淮梅雨分析 110
4.4 1998年梅期长江中下游盛夏洪涝环流特征分析 122
4.5 1999年早梅、长梅,大涝的环流特征分析 131
4.6 2000年江淮梅雨的分析和中期预报着眼点 140
4.7 2003年梅期环流特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出梅后的异常高温 148
4.8 2005年江淮梅雨期分析 158
5江淮梅雨预报分析系统 167
5.1系统研制的设计思路 167
5.2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和功能 168
5.3系统设计时应用的理论和原理 172
5.4系统设计的预测和判断流程 180
参考文献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