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
  • 作 者:周敬青主编;彼得·罗歇尔,张忆军,丁晓强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3534087
  • 标注页数:384 页
  • PDF页数:40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05 ≥38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言一 吕贵 1

中国共产党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篇 1

关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及政治实践——十条论点 克劳斯-于尔根·歇日尔 1

序言二 丁立舜(Knut Dethlefsen) 5

序言三 梅凯(Katja MeyerMeyer) 9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改革政策及党纲讨论状况 安德雷亚斯·黑勒 9

社会民主制与自由民主制:民主制度框架内相互竞争的模式 托马斯·迈尔 17

处在基本纲领变革中的德国社会民主主义 卡斯滕·鲁道夫 38

中外执政党纲领建设比较研究的思考 周敬青 57

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与新世纪中国的发展 周敬青 72

附录一:2005年9月德国大选《德国社会民主党竞选宣言》 109

附录二: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的由来、我们的基本观点 117

中德政党制度篇 127

社会和政治之间的协调者?政党和政党国家 彼得·罗歇尔 127

前进还是停止——2002年联邦议会大选以来德国政党的走向 彼得·罗歇尔 132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由来及其建设 张忆军 148

上海地方党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进党的领导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张忆军 163

附录三:德国《政党法》 175

中德政党组织建设和党内民主发展状况篇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党组织和党内民主 卡斯滕·史丹德尔 203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的探讨 梅丽红 215

党内民主发展若干问题思考 顾建键 224

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的演进轨迹与探索走向 陈丽凤 234

附录四:德国社会民主党党章 248

附录五: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机构图表 269

附录六: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中央组织机构图表 270

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艰难的改革进程——以联邦德国为例 彼得·罗歇尔 271

市场经济、全球化挑战下的中德政党改革政策篇 271

社会民主党还是一个劳工党吗 彼得·罗歇尔 279

“民主—参与、未来机遇与公正” 弗朗茨·明特菲林 297

德国执政党促进东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及其启示 周敬青 3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几个理论与现实问题 肖昌进 335

社会转型对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的影响与意义 丁晓强 349

附录七:挑战与思考 周敬青 357

附录八:市场经济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政党建设 赵刚印 373

后 记 383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