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梁龙豹等编著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2536567
- 标注页数:94 页
- PDF页数:10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02 ≥9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栾川县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 1
1.1 栾川县自然地理条件 1
1.1.1 栾川县地理位置及交通 1
1.1.2 栾川县社会及经济条件 1
1.2 栾川县气象水文条件 3
1.2.1 栾川县气象 3
1.2.2 栾川县水文 6
1.3 栾川县地形地貌 8
1.3.1 栾川县地形 8
1.3.2 栾川县地貌 8
1.4 栾川县城地层及岩浆岩 10
1.4.1 栾川县城地层 10
1.4.2 栾川县城岩浆岩 13
1.5 栾川县城地质构造 15
1.5.1 栾川县城纬向构造 15
1.5.2 栾川县城新华夏构造 17
2栾川县城水文地质条件 18
2.1 含水岩组的埋藏条件 18
2.2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的富水性 18
2.2.1 松散岩类孔隙水 20
2.2.2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21
2.2.3 基岩裂隙水 25
2.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26
2.3.1 松散岩类孔隙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26
2.3.2 基岩裂隙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28
2.3.3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30
2.4 地表(包气带)岩性及对地下水入渗补给的影响 31
2.4.1 盆地内地表(包气带)岩性及对地下水入渗补给的影响 31
2.4.2 盆地两侧地表(包气带)岩性及对地下水入渗补给的影响 31
2.5 伊河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 31
2.5.1 自然状态下,地下水与河水的补排关系 31
2.5.2 栾川县城水面工程蓄水时的地下水与河水的补排关系 32
2.6 孔隙水的埋深及动态 32
2.6.1 地下水位埋深 32
2.6.2 地下水的动态类型及特征 33
2.6.3 地下水位历年变化 35
2.7 地下水的开采利用现状 35
2.7.1 栾川县城供水规划及供水现状 35
2.7.2 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开采利用现状 36
2.7.3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的开采利用现状 39
2.8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39
3栾川县城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42
3.1 地下水资源的概念 42
3.2 地下水的运动特征及资源计算模型 42
3.3 地下水资源计算分区 43
3.4 计算方法的选择 46
3.5 计算参数的确定 46
3.5.1 利用本次研究工作资料计算的参数 46
3.5.2 参数确定 49
3.6 地下水资源计算 51
3.6.1 松散岩类孔隙水水均衡计算 51
3.6.2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资源计算 57
3.6.3 基岩裂隙水资源计算 58
3.7 区内各项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59
3.7.1 储存量 59
3.7.2 地下水天然补给量 59
3.7.3 调节储存量 59
3.7.4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60
4栾川县城地下水水质分析及评价 62
4.1 松散岩类孔隙水水质分析及评价 62
4.1.1 地下水水质类型 62
4.1.2 地下水主要指标含量特征 62
4.1.3 地下水质量评价及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水质评价 65
4.1.4 地下水水质污染 72
4.2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水质分析及评价 74
4.2.1 地下水水质分析 74
4.2.2 地下水水质评价 75
4.3 基岩裂隙水水质分析及评价 79
4.3.1 地下水水质分析 79
4.3.2 地下水水质评价 81
5栾川县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87
5.1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与开发现状 87
5.2 县城供水方案 87
5.3 地下水供水规划 88
5.3.1 供水水源地选择 88
5.3.2 开采井布置 89
5.4 地下水开采管理建议 92
主要参考文献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