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谢先军,苏春利,段萌语著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2535775
- 标注页数:114 页
- PDF页数:11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14 ≥11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砷的地球化学行为特征 1
第二节 水环境中的砷 3
第三节 砷的毒理特征 4
第四节 大同盆地砷研究进展 5
第五节 研究目的 7
第二章 大同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8
第一节 地层岩性 8
一、前新生界地层 8
二、新生界地层 10
第二节 地质构造 13
一、燕山期构造形变的基本特征 13
二、喜马拉雅期构造形变的基本特征 14
第三节 水文地质条件 18
一、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18
二、水文地质结构 18
三、地下水系统划分 21
四、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 22
第四节 盆地地下水动态特征 24
一、浅层孔隙水动态 24
二、中深层孔隙水动态 25
第三章 高砷含水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26
第一节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7
一、样品采集 27
二、化学组成分析 27
三、磁力学分析 28
四、化学提取实验 28
五、微宇宙实验 28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9
一、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29
二、铁、锰氧化物对砷的影响 33
三、含铁矿物的磁学特征 34
四、氧化还原环境对铁、砷的影响 40
第三节 结论 41
第四章 砷迁移活化的水化学与矿物学证据 42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42
一、样品采集 42
二、分析方法 43
第二节 结果和讨论 45
一、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45
二、沉积物中的砷 48
第三节 结论 54
第五章 砷迁移活化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55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57
一、样品采集 57
二、分析方法 58
第二节 结果 58
一、砷及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58
二、砷的形态 62
三、地下水中Fe、NO3 、Mn、U及Mo特征 64
四、硫酸盐与硫同位素 64
第三节 讨论 66
一、As-Fe氧化还原模型 67
二、As-S-Fe模型 67
三、异常样品SY-12 68
第四节 结论 68
第六章 有机质对砷迁移行为的影响 70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71
一、样品采集 71
二、分析方法 72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72
一、高砷地下水水化学 72
二、沉积物全岩地球化学 74
三、沉积物有机地球化学 77
四、与印度西孟加拉邦及柬埔寨高砷含水层的比较 83
第三节 有机质对砷迁移的影响 85
第四节 结论 85
第七章 土著微生物对砷迁移活化的影响 86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86
一、样品采集 86
二、实验方法 87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88
一、耐砷菌的筛选 88
二、微生物作用下砷、铁释放行为 90
三、沉积物中砷的顺序提取实验结果对比 93
第三节 结论 95
一、微生物活动促进沉积物中砷、铁的释放 95
二、微生物活动对沉积物中砷、铁赋存形式的影响 96
结束语 97
参考文献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