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研究
  • 作 者:谭正航著
  • 出 版 社: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48723530
  • 标注页数:389 页
  • PDF页数:40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04 ≥38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论 1

一、选题缘起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4

三、研究意义 9

四、基本范畴界定 10

五、研究思路 17

六、研究方法 18

七、创新之处 19

第二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产业问题与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 20

第一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产业调节 20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变迁 21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主要表现 25

三、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29

四、区域产业调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 32

第二节 我国区域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6

一、我国区域产业规划存在的问题 36

二、结构趋同: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的基本问题 41

三、我国区域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47

四、我国区域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 50

五、我国区域产业合作存在的问题 54

第三节 我国区域产业问题破解需要区域产业法律制度 57

一、法律与区域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57

二、我国区域产业问题成因的法律分析 65

三、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破解区域产业问题的基本路径 72

本章小结 75

第三章 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内涵及其展开 76

第一节 区域产业法律制度的内涵 76

一、区域产业法律制度的含义 76

二、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的特征 77

第二节 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的生成路径 80

一、统一性产业调节与区域化产业调节 80

二、产业政策区域化 84

三、区域产业调节政策向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嬗变的动因 89

四、区域产业调节政策向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嬗变的意义 92

第三节 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的功能 95

一、经济功能 95

二、社会功能 98

三、政治功能 100

第四节 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 102

一、公平 102

二、效益 104

三、民主 106

四、秩序 108

五、简要总结 110

第五节 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关系 111

一、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关系概述 111

二、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关系主体 114

三、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关系客体 116

四、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关系内容 117

本章小结 119

第四章 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120

第一节 经济学理论基础 120

一、区域经济市场失灵理论 120

二、增长极理论 124

三、区域产业分工理论 126

第二节 政治学理论基础 129

一、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129

二、区域治理理论 133

第三节 社会学理论基础 135

一、共同富裕理论 135

二、区域和谐社会理论 137

第四节 法学理论基础 141

一、区域发展权理论 141

二、社会公共利益理论 146

本章小结 148

第五章 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的构成 150

第一节 区域产业调节主体 150

一、区域产业调节主体内涵 150

二、区域产业调节主体适格 152

三、区域产业调节主体类型化 155

四、综合性区域产业调节机构 158

五、新型调节主体的兴起:地方政府间区域协调组织 165

六、社会中间组织的调节主体地位探析 171

七、区域产业调节权:区域产业调节主体之权力 176

第二节 区域产业调节行为法律制度 184

一、区域产业调节行为法律制度概述 184

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法律制度 187

三、区域产业结构调节法律制度 192

四、区域产业布局制度 195

五、区域产业组织调节法律制度 198

六、区域产业合作调节法律制度 206

第三节 区域产业调节法律程序 210

一、区域产业调节法律程序概述 210

二、区域产业调节决策法律程序基本构成 213

三、区域产业调节实施法律程序基本构成 215

四、区域产业调节绩效评估法律程序基本构成 217

五、区域产业调节监督法律程序基本构成 221

第四节 区域产业调节法律责任 222

一、区域产业调节法律责任概述 222

二、区域产业调节法律责任承担主体 226

三、区域产业调节决策法律责任 230

四、区域产业调节执行法律责任 236

五、区域产业调节法律责任的实现 240

本章小结 249

第六章 国外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发展考察 251

第一节 发达国家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发展考察 251

一、美国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发展考察 251

二、德国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发展考察 258

三、意大利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发展考察 264

四、英国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发展考察 267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发展考察 272

一、巴西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运行考察 272

二、印度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发展考察 277

第三节 东亚国家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发展考察 281

一、日本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发展考察 281

二、韩国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发展考察 287

第四节 各国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比较及启示 292

一、各国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比较 292

二、各国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的启示意义 295

本章小结 302

第七章 我国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的构建 303

第一节 我国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的发展变迁与检视 303

一、我国区域性产业政策与法律发展变迁 303

二、我国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309

第二节 我国区域产业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路径 315

一、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构建的时代背景 315

二、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构建模式 318

三、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 320

四、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323

五、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327

第三节 我国区域产业调节实施配套法律制度构建 343

一、区域产业调节法律制度实施的主要障碍 343

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法律制度的构建 347

三、区域产业利益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 363

四、地方政府区域产业发展政绩评估制度的构建 367

五、行政协议效力法律制度的构建 370

本章小结 373

参考文献 374

后记 386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