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邱丹丹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206120251
- 标注页数:203 页
- PDF页数:21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6 ≥20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一、学术界对梁启超思想整体的研究 3
二、对梁启超1900年前后思想变化轨迹及其原因的研究 9
第二章 流亡日本之前梁启超的人生历程 17
一、幼年足迹——因循传统,少年及第 17
二、少年问学——师从康氏,奔走维新 20
第三章 1898—1906年梁启超思想的内在理路 28
第一节 政体选择上的两难 29
一、梁启超与革命派的合离 29
二、避革命之名 行革命之实 40
三、游美归来后的思想转变 44
第二节 从“尊孔保教”到“保教非尊孔” 49
一、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的孔子观 50
二、赴日后梁启超学术思想的独立发展 57
第三节 流亡日本初期的反思与启蒙:作育新民 64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 64
二、由公德向私德的转变 73
三、日本阳明学对其的影响 77
第四节 萌生救国新理念:以《李鸿章》传为例 82
一、新史之作——过渡时代的传记 82
二、新民启智——以史救国的新史学理想 86
三、知人论事——传论结合的新史学文风 89
四、不必问功罪——新史学的史德和史法 93
第四章 1898—1906年梁启超思想演变的原因 97
第一节 对康有为思想的师承和突破 97
一、“康有为式思想”的形成 98
二、突破康有为的学术藩篱 106
第二节 黄遵宪等友人的督责与劝诫 111
一、敬才与惜才 112
二、黄遵宪影响下两次思想的回归 115
第三节 日本友人及东学的影响 120
一、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的日本观 121
二、流亡时期梁启超思想转变中的日本因素 128
第四节 漫游新大陆的新启发 141
一、对美式共和的失望 142
二、新大陆之行带来的启示 145
第五章 1898—1906年梁启超自身理论的飞跃 149
第一节 对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接纳和阐释 149
第二节 面对理论与现实两难的困境 153
第三节 以伯伦知理和波伦哈克国家学说为基础的新理论构建 159
第六章 善变与持守:“彷徨求索”的一生 165
参考文献 169
一、文献类 169
二、专著类 171
三、论文类 176
梁启超生平大事年表 182
梁启超重要著述年表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