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 作 者:王影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7206107375
  • 标注页数:221 页
  • PDF页数:23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5 ≥22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8

二、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 13

(一)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 13

(二)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相关研究内容 24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7

(一)研究思路 27

(二)研究方法 29

四、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 30

(一)创新之处 30

(二)不足之处 31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32

一、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理论基础 32

(一)比较优势理论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33

(二)要素禀赋理论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35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38

(四)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40

二、生产性服务贸易研究综述 44

(一)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探讨 45

(二)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的研究 48

(三)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 50

(四)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理论模型的研究 53

(五)对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制造业关系的研究 55

(六)对生产性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关系的研究 58

第三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现状与出口竞争力分析 61

一、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 61

(一)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整体水平 61

(二)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的增长速度 67

(三)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结构 69

(四)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结构 72

二、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分析 76

(一)生产性服务贸易各部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77

(二)生产性服务贸易各部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79

(三)生产性服务贸易各部门贸易竞争力指数 82

(四)生产性服务贸易各部门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 84

第四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88

一、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关指标的选取 88

(一)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的选取 88

(二)影响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选取 90

二、VAR分析 94

(一)平稳性检验 94

(二)滞后长度选择 96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97

(四)脉冲响应分析 99

三、结论 101

第五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103

一、中国与美国、日本、印度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整体比较 103

(一)美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106

(二)日本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113

(三)印度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119

二、中国与美国、日本、印度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部门比较 127

(一)运输服务的国际比较分析 128

(二)通讯服务的国际比较分析 133

(三)建筑服务的国际比较分析 139

(四)保险服务的国际比较分析 143

(五)金融服务的国际比较分析 146

(六)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国际比较分析 149

(七)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服务的国际比较分析 151

三、美国、日本、印度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对我国的启示 154

(一)美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经验的启示 154

(二)日本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经验的启示 156

(三)印度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经验的启示 160

第六章 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长期策略和短期对策 164

一、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长期策略 164

(一)完善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 164

(二)加快生产性服务贸易产业结构升级 166

(三)合理开放生产性服务贸易 167

二、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短期对策 170

(一)增加对生产性服务贸易专门人才的培养 170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72

(三)积极发挥FDI对服务贸易的提升效应 173

(四)发挥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同效应 175

(五)实施企业品牌战略 177

结论 179

参考文献 183

附录 204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