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肖丹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206128332
- 标注页数:191 页
- PDF页数:19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8 ≥19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心理哲学得以生成的科学精神 7
一、德国传统哲学的衰落与实证主义的兴盛 9
二、冯特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改造 18
三、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24
四、心理哲学得以确立的科学意蕴 34
第二章 德国传统哲学走出危机的路径选择 45
一、德国传统哲学的时代危机 45
二、科学心理学是复兴德国传统哲学的一种新尝试 48
三、化解古典哲学危机的价值走向 53
四、挽救精神科学危机的生命哲学取向 54
五、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吸收与改造 58
六、意向性理论 62
七、先验现象学 71
第三章 科学心理学后续理论的多维更替 83
一、德国自然科学的哲学意蕴 84
二、内容与意动之争 88
三、美国心理学生成的历史背景 92
四、心理学转型轨道上的一次短暂驻足 100
五、心理哲学的传承与现代启示 104
第四章 实用主义心理哲学的起源考究 116
一、自然主义:从“经验”到“实验” 118
二、认识即“过程” 121
三、行动:工具主义的核心理念 126
四、“反射弧”概念 131
五、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 134
第五章 西方心理学内在逻辑的走向之争 145
一、前科学视域下人的形象及理性基础 146
二、科学视域下人的形象及其逻辑基础 153
三、人的科学与非科学考察之间的张力 162
四、人的物化维度的后现代转向与主观精神的超越 171
参考文献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