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刘勰“知音”说的鉴赏交流理论研究
  • 作 者:岑亚霞,厉运伟,吴未意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1483992
  • 标注页数:135 页
  • PDF页数:14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41 ≥13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论 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1

第一章 “知音”说的背景及其渊源 6

第一节 “知音”说产生的背景 7

第二节 “知音”说产生的渊源 14

第二章 “知音”说的理论构成与依据 21

第一节 “知实难逢”的原因及其主体建构条件 24

第二节 “音实难知”的原因及其客体构成因素 33

第三节 “知音”说鉴赏交流理论的依据 47

第三章 “知音”说的鉴赏交流过程论 59

第一节 关于言、象、意关系的讨论 59

第二节 “披文”:鉴赏的“寻言”阶段 65

第三节 “入情”:鉴赏的“观象”阶段 75

第四节 “见心”:鉴赏的“观意”阶段 82

第四章 “知音”说的鉴赏方法论 88

第一节 “圆照”:整体综合把握之法 88

第二节 “博观”:广增知识见闻之法 92

第三节 “玩绎”:细读领悟品鉴之法 97

第四节 “见异”:比较识辨分析之法 101

第五章 “知音”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107

第一节 对中国古代鉴赏实践和理论的影响 107

第二节 对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意义 112

第三节 对现代人类社会交往的意义 116

结语 走向文学交流 119

参考文献 121

后记 135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